新春伊始,展望中國前景,我無法樂觀。
前幾年關於中國未來的樂觀估算,十有八九以中國經濟平均每年百分之八以上的增長率為基礎,現在我們愈來愈清楚,這個令人鼓舞的數字原來是假的。西方的中國問題分析專家們以往過分信任中國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現在則開始持懷疑立場。麻省理工的經濟學教授梭羅前不久在台北做的一場演講,直指大陸經濟增長為虛假的繁榮,代表着西方學者對中國「經濟奇迹」反省的開始。據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博士程曉農的估算,大陸真正的經濟增長率不足百分之二。
禍不單行。隨着國際上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質疑聲開始提高,大家恐懼已久的中國金融問題終於開始逐一暴露出來。中國銀行行長王雪冰一案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但這一角已足以證實一個大家私下口耳相傳的猜測,中國金融「黑洞」深不可測。隨着WTO規則約束的逼近,「黑洞」何時會轉化為「火山口」,已成為觀察中國問題的指標。我們正看到過亞洲金融危機在印尼引起的社會動盪,我們最近又見識了經濟危機如何在阿根廷導致政治上的大地震,下一個,會不會是中國呢?
老實說,最有主動權可以引領中國走向的,目前來說,還仍然是中共。但是同時,最讓人失望的,也是中共。儘管有改革開放,有公民社會日益增強的壓力,但愈來愈多的人已經認識到,指望中共自動革自己的命,第一不可能,第二也來不及了。接下來會怎麼樣?不確定性是最可以確定的因素。我們誰都不願意見到動亂,但動亂有時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海外對「十六大」議論紛紛,其實有點自我安慰。了解中國政治的人都知道,中國的問題早已經到了十個「十六大」也不可能一下子解決的地步了。於今之計,惟有社會各階層希望並致力於推動中國良性變革的力量盡早開始加強溝通與整合,推動因應未來變局的方案設計,才是唯一可走之路,新的一年,願這一公民社會的整合進程盡早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