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林總總的保險項目之中,汽車保險是其中一項強制性購買的險種。上月底起,各類汽車保險的保費,大幅增加2成,令車主叫苦連天;但在有車便要須購買車保的情況下,這筆支出,身為車主可說走不掉。作為一個精明的消費者,既然必須要花,便要花得其所。
雖說汽車保險是強制性產品,但市場競爭激烈,有關供應商亦不斷推陳出新,不能再像以往般,純以提供保障為主。
鷹星保險企業市場總經理唐來興指出:「以往,保險公司沒有太多售後服務予車主;現時則以車主為出發點,增添了不少貼身支援,如中途維修、拖車、借出代用車、代為追討賠償、交通及法律條例查詢等等;令車主在遇事後,不致過於無助。」
簡單來說,汽車保險分為電單車、私家車及商用車三大類,撇除商用車不說,一般都會依據汽缸容量、車輛型號、車主過往紀錄、駕駛經驗,以及年齡,作為釐定保費的標準。
唐來興說:「如果投保者為25歲以下,少於2年駕駛經驗的,其保費及自負額,通常會較高。」
除此以外,投保者的職業,以及居住地區(如經常水浸、失車率較高等),都會影響到保費。「我們會將投保人的資料,以電腦程式運算,因應不同人的條件,訂定保費;加上每個車主本身的索償情況各異,所以即使同一年齡的人,買同款的車種,保費亦一定有出入。」
現時,除了有上會的汽車,必須要購買全保(綜合保險)以外,其他車皆可以只具第三者保險,以同條件的車種計算,兩者的保費,相差可逾一倍。
唐來興說:「通常車價較高或是車齡較少的車主,都會傾向購買全保;之後才會轉買保費較平的第三者保險。」以鷹星為例,全保及第三保的保單數目,約為三七之比。
雖然保費大幅提升,但部分保險公司為了留住客戶,會額外向舊客提供一些特別優惠;例如若賠償金額低於指定數目,便可保留原有的「無償折扣」(NCB)。據知,鷹星就容許舊客於保單年度索償少於6萬或車價15%(以低者為準),便可繼續保留原有的NCB。(編按:本版於星期二刊登之牙齒保險專題,其中提及的華潤美衛,已為美國萬通保險收購,特此更正。)
記者:丹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