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音樂劇 發揮多元智能

兒童音樂劇 發揮多元智能

甫開場,一班小鬼圍着大魔王邊唱邊跳,想不到小小年紀也能上演齣齣音樂劇!而兒童音樂劇也絕不會是兒戲版,同樣要求小演員在舞台上演繹音樂劇的三大元素:會唱歌、會跳舞及會演戲,全面發揮多元智能。想孩子也能在人前演出,不妨把握這次招募好機會。

記者:吳佩璇 攝影:關文慧

小演員逐個捉



音樂+舞蹈+演戲=音樂劇
簡單地說,音樂劇除要講台詞交戲,還要將古仔唱出和跳出來,是發揮人類多元智能的最佳渠道。適逢香港兒童音樂劇團招募小團員,有興趣的話可按年齡對號入座,分有3-6歲、7-10歲、11-16歲及高級班。年紀最小的一班,主要教授身體律動,堂上會有較多的故事及遊戲形式。7-10歲那一組,除有更正式的唱歌及舞蹈堂外,着重啟發思考和組織力。導師同以古仔形式:蘋果及香蕉都說自己是最好味,現在有個人碰上了,他會選蘋果還是香蕉?結局要由小朋友分組演繹出來,除能練習排戲外,這還是初步的編劇培訓。到了11-16歲,在唱歌及跳舞方面會更着重技巧,還會從百老滙音樂劇中選段給他們排練。有潛質的學員會選拔到高級訓練組,到了那個時候,就要自編、自導、自演。

舞台服裝度身做 表演機會人人有
現場直擊小朋友的綵排情況,這次,他們演繹由廉政公署主辦的《智多多大戰貪貪大魔王》,透過一大班貪心小鬼,灌輸公平正面、廉潔社會的意識。劇本及歌曲由導師擬定,不過小朋友如何演繹、又或某些對白,小孩們還是會加入屬於他們的兒童角度。至於舞台服裝更是一絲不苟,劇團藝術總監Justine說:「每個戲都有服裝同布景設計師。」表演機會則永不落空。像《智多多》這齣只十多分鐘的小型劇目,一般會在社區或班房演出。另外還會揀選劇團精英,在長假期時於文娛中心作大型演出,成功感相當大。

自我發掘 發展潛能
劇團藝術總監Justine稱:「學戲劇係學發掘自己。」身體動態、聲線、情感……多方面的演繹,你會發現有些小朋友擅長唱歌、有些跳舞才是強項、有些想像力豐富適合度劇本,從中可發掘自我及發展多元潛能。潛移默化,更能培養孩子的美學欣賞。同時,排演一齣戲能訓練小朋友的組織力及合作性。更重要是透過舞台演出的機會,建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