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於五年內爆發三次禽流感疫潮,醫學界相信禽流感H5N1病毒近期在南中國地區甚為活躍,並在港落地生根,成為一種禽鳥的風土病,相信如不做足預防措施則仍有機會爆發,所以漁農自然護理署昨日與雞農代表開會討論制訂雞農工作守則,並容許雞農為雞苗注射預防疫苗。
本港禽流感監察專家小組成員之一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稱,雖然禽流感病毒在南中國甚至歐美等地一直存在,但近期南中國雞隻染有禽流感的次數變得頻密,反映病毒在區內的雞隻或禽鳥內流行,成為流行病。
他認為,要杜絕病毒變種成為可以傳染給人類,業界必須遵守當局定下的規則,雞農要嚴格遵守雞場衞生及防疫措施。他並同意為雞隻注射疫苗有助預防,但若雞場衞生環境差,雞隻一樣有機會感染其他禽流感病毒。
代表醫學界的立法會議員兼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認為,禽流感已在本港落地生根,成為禽鳥風土病,無法完全徹底消滅。
本港自九七年的五年來已爆發了三次禽流感事件,每次均要銷毀大量雞隻遏止病毒蔓延,過去兩次賠償及貸款額接近十億元;而今次銷毀八十六萬隻活雞,也要支付逾二千萬元的賠償,估計三次禽流感事件合共耗款超過十億元。代表漁農界的立法會議員黃容根稱,漁護署會於下周與業界討論設立賠償基金的可行性。
漁護署昨日與雞農討論把新訂的工作守則加入雞場的發牌及續牌規定內,包括雞場環境衞生、出入車輛、雞籠防疫程序、限制飼養雞隻數目等等。黃容根則認為,注射疫苗未必會增加飼養雞隻的成本。
此外,漁護署人員昨繼續到元朗錦田區內餘下的八個被封雞場殺雞,昨殺掉十七萬隻活雞,尚餘十七萬隻待屠。其中一個雞場的東主蔡志偉稱,飼養了三萬隻活雞,封閉雞場令其生計大受影響,並批評「大家都接受唔到五年內爆發三次禽流感嘅事實,希望政府有徹底嘅解決方法!」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解釋,風土病是一種在某一個地區落地生根,並經常或間歇性地出現的疾病,如霍亂就是本港的風土病,但登革熱則不是本港風土病,因病人全部由外地感染,病源並非來自本土;他認為在本港發現禽流感病毒,並數次在本港發現,已算是本港禽鳥的風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