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衞平放水 - 李登

聶衞平放水 - 李登

記錄片《永遠的小平》當中一個片段說,鄧小平有一次打橋牌,跟圍棋高手聶衞平搭檔,讓對手敗得很慘。聶旋風為了給人家留點面子,就「放」了點「水」。
想不到他會用上「放水」這個廣州話俗語。北京官話也有「放水」的說法,只是解作失約;中原官話卻解作事情黃了,沒指望了。演員在演唱中臨時加冗詞,原來亦叫「放水」。粵語的「放水」,意思倒是給人方便,故意通融。
由聶衞平的一句話可見,粵語好些詞語,現在都變作普通話的日常用語了。在內地的餐廳菜館,你大可在結帳時喊「埋單」,服務生聽得明白。不過這個粵語詞兒進了內地,倒轉化為「買單」。
普通話的「作秀」一詞,據說也源自香港的俗話「做show」。現在連內地人都管手機叫「大哥大」,台灣中天電視台有個清談節目,便名為《李敖大哥大》呢。如今交通便利,商業接觸頻繁,語言常受外來影響,難免變得混雜不純。大上海十里洋場,自是個八方外語土話的滙集處。
如「拿摩溫」,意思是一流或工頭,就是「No.1」的英語音譯。「上WC」是小便,另一個說法是「上一號」。老外正好把小便叫作numberone,當然,這跟「拿摩溫」可沾不上邊了。
我們有時也把小便戲稱「放水」,這個詞義聶衞平看來不大會知道。圍棋一下往往是老半天,這個「拿摩溫」棋手在比賽時,可不知會上多少回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