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羅拉的執行副總裁及亞太區總裁譚宗定,將於4月1日出任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作為香港第一代研究晶片的華人,有「香港半導體之父」之稱的譚宗定,自言能有今日的成就,第一是因為自己有個開明的父親,第二是披頭四。
譚宗定多年來身兼多項公職,免費為港府作科技發展的顧問,情況就如他的好友梁錦松,當年做港府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席一樣。他說,自己某程度上是受好友的影響,加上董建華不時游說他「為香港做點事」,以及獵頭公司SpencerStuart的游說,他才決定投身科技園。
譚宗定是學術世家,父親譚維漢博士在廣州當大學教授,50年來港後,眼見香港其時只得英國制的香港大學,於是聯同其他學者,向香港政府提出將新亞、聯合、崇基書院合併為香港中文大學,成為中大創辦人之一,並於大學繼續其教授生涯。
譚宗定說,父親一直強調子女要接受第一流教育,讓下一代自由發展,但沒有要求他們繼承衣鉢,因此他的兄弟姐妹全成為醫生。而他也能於畢業後,繼續埋首他的高科技業務。他笑言,在這方面繼承了父親的作風,他有一子一女,女兒在美國讀物理學,而兒子則投身財經界。
至於影響他一生的另一個關鍵人物是「披頭四」。原來譚宗定大學二年級時,迷上披頭四,並愛上了「夾Band」,買了一支電結他,但卻沒有錢購買擴音器,於是埋首研究電子工程,希望設計屬於自己的結他和結他擴音器,最終加入摩托羅拉從事設計工作。要是沒有披頭四,他可能仍在鑽研純理論科學,根本不會對半導體產生興趣。
談到今次投向政府懷抱,現年58歲,在摩托羅拉度過了33個寒暑的譚宗定說,理論上自己應該後年才退休。但他覺得,在摩托羅拉已經做了想做的事,於是毅然提早退休。
在他的構思之中,「科技園將是一個opentopublicandmustbeshare的地方」,即除了培育高科技業務外,亦希望在周末開放園地,期望小朋友來參觀時,啟發他們對高科技的探索精神,這樣多年之後,香港就可能有「好多的愛恩斯坦」,亦能真正轉型為知識型的經濟。
本報記者:何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