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董建華昨日提出在未來九年投資六千億元建設香港基建工程,其中除了包括多項在施政報告中已公布工程項目外,還包括多項新構思,包括按百年前設計重建天星碼頭、興建沿海兩岸行人廊等設施,讓市民可以由尖沙嘴步行至將軍澳,或由上環行至筲箕灣。 記者:黃劍弦
特首繼批評大嶼山吊車興建緩慢後,昨日再批評興建郵輪碼頭的進度太慢,所以政府將會優先處理這個項目,希望可以在未來三至五年建成,將香港發展為類似溫哥華的地區性郵輪中心。
規劃地政局局長曾俊華則表示,連同下周將會公布結果的西九龍填海設計比賽,日後特區政府將會有多項重大的設施供私人機構參與,曾俊華表示政府將會以哪些項目可以有賺錢能力,去決定將那些設施交給私人機構發展。
特區政府昨日舉行建設活力香港展覽,將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承諾可以創造三萬個職位空缺的六千億元基建投資,包括鐵路、公路、市區重建、填海及新市鎮發展,董建華強調雖然赤字高企,但絕不影響政府對基建投資。
規劃署署長馮志強透露,政府其中一個新項目,就是在中環天星碼頭搬遷後,將位於七、八號碼頭原址的新碼頭,按一九一二年天星碼頭外貌復原興建,希望將新碼頭變成香港新地標。此外,政府亦計劃將尖沙嘴天星碼頭外的巴士站搬走,變成一個大廣場,但前題是要研究將巴士站搬到那個地方。至於「五支旗杆」,則會保留。
此外,政府亦計劃將維港兩岸的行人廊連接起來,希望可以建成兩條由九龍尖沙嘴至將軍澳,以及由香港上環到筲箕灣的行人廊,到時遊人及情侶就可飽覽兩岸風景。
至於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提出的郵輪中心,特首十分重視,他說郵輪業是一門「大生意」,就以美國邁亞密及加拿大溫哥華兩個郵輪中心為例,每年均有大批遊客到訪,目前亞洲未有這個中心,新加坡正想爭取,早前亦有經營郵輪公司和他商討以香港作基地可行性,所以絕不可失去這個先機,但他卻不滿目前郵輪碼頭「起得太慢」。
面對特首不滿,曾俊華表示政府巳經將在舊機場跑道建郵輪碼頭提升到最優先項目,但仍需要解決水電等基本設施,估計最快亦要三到五年才可落實。
特首又提出,長遠而言,香港有需要有一條連接珠海西部及澳門的通道,但具體如何連接,就要和中央及地區政府討論,並非單方面由香港做決定,目前尚在研究。此外曾俊華又透露,西九龍填海設計比賽將於下周公布結果,政府會在一百六十一份參差設計中選出五份,再綜合一個設計,然後決定哪些設施會交由私人機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