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優質工業股仍可取

英之見:優質工業股仍可取

港股最近其中一個主要的變化,是市場對工業股由以往漠不關心變成趨之若鶩,很明顯是因為市場憧憬美國復甦,卻同時對香港復甦有很大懷疑,所以這些外圍經濟復甦概念股備受追捧。由於以往處於偏低水平,在碰上十年難逢一閏的熱潮後,累積升幅十分驚人。
如今再推介工業股,本來已經盡失先機,兼且下一次業績都多數不會理想,市場預期復甦,但證據卻不是很實在,所以高追風險不低,可是刻下的會計問題,卻有機會令到一些優質股份值得有一個額外溢價,可能會受惠資金流向而再突破。
筆者本來不想拾人牙慧,但同得仕(518)與信星(1170)用來作例子卻頗為恰當,兩間公司財政強勁而又建立起派息紀錄,而且一路以來的增長都是來自公司本身的擴充,而非靠收購合併,這樣一來帳目簡單兼且較少風險。

信星同得仕風險低
有一點更為重要,就是在業績報告中,兩間公司都很簡要地道出情況,令投資者大致明白可以有怎樣的預期,例如今次的全年業績,應該還是有壓力。其實不是太多投資者為意,兩間公司在國內都有零售業務,如果大肆宣揚,在中國零售概念當道下,隨時可以大炒特炒,可是兩間公司的發展步伐都相當穩健,而且十分低調,反映出管理層負責任的態度。
國內零售市場其實有不少潛在風險,絕不是一般人以為這般容易,過度進取鎩羽而歸的例子甚多,至於低調不令投資者胡亂猜度,可顯出管理層並非只重股價不理風險,更不亂給投資者不切實際的期望。
現水平再追風險不低,但如果閣下是長線投資者,這樣的公司是值得重視,不錯有可能有一兩成的調整,但長遠而言卻應有可為。當然更理想是在調整後才買,可是在目前的環境下,這類低風險股份似乎較難有人平賣了。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