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李鵬即訪問澳門,惹來了澳門警察襲擊香港記者的一場風波。這場風波的是非,各報輿論已有公評,筆者並無不同意見,故不贅。但李鵬突然訪澳,使澳門特區政府無法不為這個「惹火尤物」而高度戒備,對安全、示威、記者採訪等種種情況的發生難免準備倉卒。李鵬的訪問,無疑是一次突襲,令剛贏得輿論界在發放賭牌問題上讚賞的澳門特區政府因而失分。
溯本追源,肇事的起因實為李鵬訪澳。問題是:李鵬何以在這個時候訪澳?澳門剛慶祝回歸二周年,那時應是訪澳的好時機,但他不來。新年、春節也算是時機,他也不來。卻選擇在春節過後,匆忙而來,以至澳門新聞局在新春休假期間才向傳媒機構傳真報名採訪表格,連《文匯》、《大公》都來不及報名。
李鵬訪澳,絕不是為了要肯定何厚鏵的施政,一來作為人大委員長,既不是何的上級,也不是他分管的職責,二來何剛在去年底到北京述職,見過江澤民、朱鎔基,獲得他們的肯定,自無必要由不相干的李鵬再來肯定。
李鵬的訪澳,應是出於中共「十六大」權爭的一種姿態。「十六大」面對的是三個超齡老人的退休問題。其中,已表示願意完全退下的是朱鎔基,不願從黨的職務完全退下來,因此說「由規章制度決定」的是江澤民。而江為了讓他留任軍委主席有其「正當性」,所以也想把其中一個老人留下來,留下誰呢?春節前,在中國總有一些特殊管道的日本傳媒有兩個不同版本。
二月十日,《產經新聞》報道,「十六大」將由胡錦濤任總書記,江澤民任軍委主席,李鵬任國家主席,朱鎔基會完全退下。
二月十一日,《東京新聞》報道,「十六大」江澤民會繼續任總書記兼軍委主席,國家主席由胡錦濤擔任,朱鎔基留任總理,李鵬以無適當職位為由退下。
兩個報道都是江澤民繼續掌最高權力,不同之處只是究竟由朱鎔基還是李鵬陪他留下,以維護「超齡不退」的「正當性」。
形勢上,較為對李鵬不利。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官方刊物指李鵬家族利用特權,藉「華能國際」搞利益輸送。今年一月十六日,天安門廣場上百人示威高呼「李鵬還我血淚錢」。二月十五日,《華盛頓時報》報道,江澤民「百分之九十確定」在他的專機上裝竊聽器是李鵬指使的。對李鵬有利之處,是朱鎔基自願退下。
在這種情形下,李鵬需要藉出訪來顯示他仍掌權力。但根據中國的政治慣例,出訪也是給一個當權者退出權力之前的一種「優渥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