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考慮容許香港銀行接受人民幣存款,證券界則認為,此舉令內地人民投資港股更方便,不過熱錢湧入港股的「盛況」肯定不如96、97年時。另外,此舉也有助香港推出「遠期人民幣」業務,並可促進兩地銀行合辦人民幣按揭業務。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日出席一個參觀活動時,間接承認該建議由港府提出。他說:「其實我和金管局都有就這方面作過一些討論,當然昨晚(周一)戴行長有一個好好的回應,對香港政府來說,我們歡迎他說這番話。國家的發展這樣快,經濟這樣大,人民幣的流通量是愈來愈大,如果香港的銀行能夠逐步經營人民幣的業務,對香港的銀行發展是很有好處的。」
財經事務局局長葉澍堃昨晚出席一個酒會時表示,香港銀行接受人民幣存款,在監管上沒有問題,也看不到有特別的風險。
萬信證券董事總經理許照中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現時很多內地人趁香港遊之便,來港開戶買賣港股,一般做法是內地人先在內地或香港,將人民幣兌換成港元,如果日後香港銀行可接受人民幣存款,個別證券行可能以「歡迎使用人民幣」作招徠,收到人民幣後存入香港銀行的戶口。
他說:「如果人民幣戶口可以像假美金戶口般能提取港幣,證券行及投資者更為方便,不過我擔心如果這方面的交易量大,美國會以世貿條例抗議。」他預計即使內地熱錢增加流入,也不會如96、97年般瘋狂。
本報曾訪問一名H股廣東科龍(921)的國內小股東宋先生,他代表內地一家投資顧問公司,去年10月專程來港在恒生銀行開設一個網上股票戶口,然後透過互聯網在每股1.4至1.9港元價位買進30萬股,涉及資金50多萬元,因為科龍同時發A股,當時每股價近20元人民幣,故認為H股有巨大投資價值。
摩根士丹利亞洲執行董事謝國忠對本報說,香港銀行接受人民幣存款的建議對香港金融業肯定有好處,但好處不能太多,否則美國等世貿成員國會抗議。他指出,此舉除了會增加內地人投資港股外,還有助香港設立人民幣遠期市場,新加坡已推出類似產品NDF,但成交很薄弱,原因之一是沒有現貨對沖風險,香港銀行如有人民幣在手便可以用作對沖工具。
另外,港銀行接受人民幣存款後,可增加人民幣貸款能力,並可以與內地銀行合作,同時為有意在內地置業的香港居民提供人民幣貸款,為進軍內地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