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去年首次將高級政務主任(SAO)的職位開放作全球招聘,由於反應熱烈,公務員事務局計劃在今年年底,作第二輪公開招聘,目標是多聘十人。至於首輪的招聘行動,吸引近二千七百名應徵者競逐十個空缺,經淘汰後餘下的一百四十八人,大部分來自私人機構,包括從事銀行、法律、金融等的專業人士;有學者認為,應聘的商界人士或只視政府工為「跳板」,未必能為政務官系統注入新元素。 記者:譚暉
據公務員事務局的資料,進入最後淘汰賽的一百四十八人中,一百二十六人來自私人機構,其餘二十二人為現職公務員,包括兩名政務主任,及來自紀律部隊等部門的員工。大部分入圍者在港申請,二十七人身在外地。港府在多倫多及倫敦均設有面試中心,同時並會為部分國家的求職者,安排免費機票來港,參加由今日開始進行的面試。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昨與記者茶敍時表示,公開招聘可以吸納商界精英加入政府,但應徵者須適應公務員文化,除了工作爽快、具領導才能、有團隊精神外,個人操守更要格外嚴謹,「喺私人機構,放工後做乜都得,只要合法;但係做公務員,放工後、瞓緊覺都係公務員。」
他續謂,日前曾與入圍的應徵者會面,提醒他們當公務員「再無光環」,反而要長時間工作及接受嚴苛批評,而「恨錢嘅唔好入嚟做政府工。」
當局計劃在本年底推出第二輪公開招聘行動,至於首長級職位,王永平說,雖然過往曾嘗試向外招聘,但效果未如理想,因為「近年(政府)專業職位嘅人工絕對無吸引力。」
本周開始的最後面試,入圍者要「過三關」,包括初步面試、性格測試,然後再通過最後面試,才可望獲聘,預期可於五月向合適人選發出聘書。至於工資是否需要追隨公務員今年的薪酬調整,王永平表示暫不作評論。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宋立功表示,高級政務主任的薪金不錯,但政府的工作文化與私人機構截然不同,商界人才或會感到「一入侯門深似海」,又或視之為增加個人議價能力的機會,入職一、兩年後再跳槽,結果港府未必能成功吸納商界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