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年近七旬老翁因患上肝癌,在瑪麗醫院動手術切除左邊肝臟腫瘤,負責手術的顧問醫生疑判斷錯誤,將肝臟的主要靜脈切除,以致右肝缺血達五小時後壞死,更導致病者其他內臟衰竭而死亡。案件昨在東區法院展開死因聆訊,顧問醫生作供承認切錯死者的主靜脈,裁判官最終裁定死者死於意外。
死者馮文光(六十八歲),於○○年底被證實患有肝癌,同年十二月十四日在瑪麗醫院進行切除左邊肝臟腫瘤的手術,手術後被送入深切治療部,他一直昏迷及情況危殆,直至十日後不治。解剖報告指因手術出現問題,令多個內臟器官衰竭及大量肝臟細胞壞死而致命。
負責手術的瑪麗醫院顧問醫生袁維基作供稱,當時發現病者的腫瘤長達二十厘米,須切斷連結左肝的左門靜脈以便切除腫瘤,然後將有關靜脈結紮。
但手術五小時後才發現把連接肝臟的整條靜脈及膽管切斷,導致右邊肝臟缺血,雖然他將右邊靜脈重新連接,但病者右肝的功能已受影響,整個手術歷時十六小時。
香港中文大學肝膽胰外科主任劉允怡教授以專家證人身分作供指出,認同有必要做手術及袁醫生所採用的方法。但由於腫瘤擴大可能影響原本靜脈或血管的位置,令到找出正確靜脈血管切除更加困難,他相信有關錯誤有可能避免,對事件感到非常不幸。
案件編號:CCDI25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