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透露,在人民幣自由兌換之前,會在香港推出一些相關新產品,例如容許香港居民,將人民幣現鈔存入香港銀行。他並預期,亞洲明年的外滙儲備會超過全球的60%,香港的各種優勢,將使香港繼續發揮亞洲以至世界金融中心的作用。
戴相龍昨日在港出席國際結算銀行(BIS)亞洲特別行長會議,晚上則在香港總商會的晚宴上演講。他的講詞透露,截至今年1月底,中國外滙儲備已增至2174億美元(約1.7萬億港元),較年初增加52.35億美元,外貿再有逾20億美元的順差,因此人民幣只有升值的壓力而非貶值,但他認為,人民幣近期不致於升值。
戴相龍又指出,參加亞洲特別行長會議的12個國家及地區,2001年底的外滙儲備合共是11778億美元,佔全球的58.9%,3年內這比率將上升10個百分點。他預料,到明年這個時候,這個地區的外滙儲備佔全球的比例超過60%,令亞洲地區的經濟增長,將在較長時期內高於全球經濟增長速度。
他說:「亞洲地區及中國的發展,為香港長遠繁榮發展創造了條件,香港的各種優勢,將使香港繼續發揮亞洲乃至世界金融中心的作用。」
他又表示:「人民幣自由兌換是必然的趨勢,如果有一種新的產品可以協助人民幣開放,當然首選在香港推出。」他說,其中一個值得研究的建議,是讓香港銀行吸收人民幣存款,因為他注意到,自從93年容許居民將人民幣帶到香港,香港對這方面有很大需求。
財經事務局局長葉澍堃接受本報查詢時說,港府對此建議持正面態度,他看不到有甚麼法例上的障礙。金融管理局副總裁簡達恒則對本報說,現時香港銀行也可以接受美元或日圓現鈔提存,看不到人民幣未自由兌換前先存款有甚麼不同,因此認為建議值得考慮。
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在會上問戴相龍,內地與香港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是否意味香港銀行進入內地的門檻可以降低,不用超過200億美元總資產。
戴相龍透露,人行早已婉拒香港銀行公會的相關要求,因為門檻降低後,香港可能多一兩家銀行可以進入內地經營,但全球則會多了五六十家銀行可以進入中國。
「不過現在討論更緊密的關係,這個問題必然再討論。不過,我認為,關鍵不是多一家或者少一家香港銀行可以在內地經營,而是內地和香港的商業銀行可以有更多的合作,這點人行肯定會進一步促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