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是送對了 - 鍾偉民

荔枝,是送對了 - 鍾偉民

樓下拖鞋麥飛拾洋學者餘唾,講「智商」以外的「八種智慧」,講得不錯;智慧,讓洋學者用細刀剜成八塊,一定很難受,會喊冤:「你說的八種智慧,不過是正常人說的『八種才能』而已;你巧立名目,將來會生仔沒屁股的。」
八種智慧之中,以「人際智慧」最難,拖鞋麥飛這麼說;我同意。總覺得在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三兩個好朋友,就夠了;趨炎附勢之事叫人累,可免則免。
「怎樣跟達官貴人交朋友,而沒有『擦鞋』之譏?」拖鞋麥飛認為:那是「人際智慧」這個範疇裏最難處理的問題。擦鞋者,都有一張仰望的奴顏;說話,語調陰柔,但只有阿諛,沒有關切;或者說,他關切的,是自己的利益,官宦朋友屙血?那是天意。
淪為「擦鞋」,只因心不純,目不正。
真要講「人際智慧」,不如拾自己人餘唾。
有個叫清素的禪師,一天,對來參訪的從悅說:「世界是佛魔共有的;最後放下時,要能入佛,不能入魔。我今為你點破,讓你得大自在,但切不可說是承嗣我的。」清素禪師肯為從悅開示,讓他「大自在」,因為從悅曾經從家鄉江西捎來荔枝,請清素禪師吃。
「要學佛道,先結人緣。」從悅明白:「佛法在恭敬中來。」古人一飯之恩,終身不忘,何況清甜的荔枝?從悅得道,皆因「人際智慧」高,能誠心與人分享水果。
我也送人水果,可惜條條都是大蕉,愛吃的不多。人心難測,連送水果也不容易,要搞好這「人際智慧」,真要有點「送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