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判工序 保時捷變招成功

外判工序 保時捷變招成功

每次出現世界性經濟恐慌,例如波斯灣戰爭、俄羅斯債務危機等,德國著名跑車生產商保時捷(Porsche)的股價均會首當其衝,應聲下跌。最近的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對保時捷的打擊自然亦不會輕,其股價一度跌至183美元,僅是前高峯期的一半。的確,在這樣的「風頭火勢」下,有誰還會斥資6.8萬美元,購買一部「邪門」的保時捷911?

但出乎意料地,保時捷911的銷量在去年9月至年底期間保持強勁,共售出2,856架,比2000年同期還要上升23%;保持捷的股價亦在理想業績帶動下急速反彈,在今年1月中,更攀升至393美元。

推出多用途休閒車
保時捷近年積極擴充,是成功因素之一。該公司向以生產高性能跑車聞名於世,但在今年秋天,將推出首部多用途休閒車(SUV),名為Cayenne。這部視BMWX5為假想敵的SUV,售價約為4.5萬至6.5萬美元,預料可令保時捷汽車的全球銷量每年提高50%,達到8萬架。
不過,那還不是保時捷行政總裁維德金(WendelinWiedeking)為公司帶來的最大轉變。保時捷近年最徹底的改變,是它已一改以往一手包辦生產、不太着重生產力和利潤的作風,成為一間真正現代化汽車生產商──將大部分生產工序外判。目前保時捷只保留約25%的生產程序,其餘的都交由外間的公司負責。
這個轉變,為保時捷帶來的影響看來是利多於弊。截至去年7月的財政年度,保時捷的營業額為38.8億元,盈利2.37億元,升幅達到29%。這個6.2%的邊際利潤,令保時捷傲視同儕;去年全球汽車業的平均邊際利潤僅得1.9%,即使強如BMW,也只有2.9%。

省成本增生產力
保時捷去年的總銷量為5.5萬架,盈利相當可觀。當中最賺錢的,自然是「911Turbo」,該款保時捷經典名車售價起碼11萬,邊際利潤達到45%;而檔次較低的開篷車BoxsterS,邊際利潤亦達到23%。維德金更相信,將在今年推出的全新跑車CarreraGT,會為公司帶來更驚人的收入。CarreraGT的時速可達到205哩(約330公里),售價最少35萬美元。
保時捷這樣大規模的外判化,令到固定成本大幅減少,同時生產力大大提高。目前,裝嵌一架普通的911,只須30小時貴價勞工,比起1993年的120小時快得多,而即將推出Cayenne更只須3至4小時。
事實上,Cayenne已將這外判化制度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款車壇密切期待的SUV,將在保持捷位於前東德城市萊比錫的工廠裝嵌,但整架車只有約12%的部分,由保時捷負責生產,主要是其V8引擎。車身則由斯洛伐克車廠Volkswagen一早噴漆及裝嵌好,用火車經過22小時運到萊比錫。據悉保時捷正與Volkswagen合作研製SUV,後者的新車Touareg與Cayenne外形雖然分別頗大,但卻是採用同一底盤的。
儘管每一細節都幾乎轉由承辦商生產,維德金堅持公司沒有出賣靈魂,並聲稱Canyenne仍是「100%保時捷」。他強調,保持捷仍擁有一切主要項目的決定權,包括車的設計、引擎的製造、車廂座位的裁縫,以至監督生產及市場推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