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造就金融新氣象

入世造就金融新氣象

周八駿

緊接着中國內地舉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後,中國保監會召開了全國保險工作會議。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的不僅是這些會議所透露的中國內地金融改革開放發展的新政策新部署,而且是外資保險公司的外方主管首次被中國當局邀請出席全國保險工作會議。可以預期,今後召開全國銀行工作會議將會有外資銀行的外方主管出席。
中國是由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內地金融機構的主要負責人都是共產黨員。外資金融機構的中方職員中也成立共產黨組織,但是,不同於內地金融機構的共產黨組織,後者決定企業的重大營運方針和人事,前者僅僅管理其成員的政治生活。中國內地全國性金融工作會議,通常會討論決定金融改革開放發展的方針政策和部署,是落實中共中央的重要指示。所以,通常與會者既是全國重要金融機構的行政主管,又是同級共產黨組織的領導人。這一類會議向外資金融機構的外方主管開放,讓他們參與重要政策措施的討論和決定,不僅標誌中國內地金融領域改革開放的深入,亦標誌中國內地政治領域改革開放的先河。無疑,這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出現的新氣象。

台資商人列席會議
就在上述消息公布後兩天,《蘋果日報》登載了另一則消息:將於二月底舉行的上海市政協九屆五次會議,將首次邀請在上海的台灣商人代表列席。又是一個「首次」。也許讀者會問,中國全國政協不是早已有台灣的代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不也已有台灣省代表?是的,不僅中央一級的政協和人大,若干省市政協和人民代表大會凡有條件的也都有台灣的代表,不過,他們不是這些年來由台灣來大陸投資的台灣同胞。所以,上海政協最新的做法是開了先例,可以預期其他省市也會仿效。
不同的是,外資金融機構外方主管是被邀請出席專業工作會議,台灣同胞是被邀請出席政治性質的會議。換言之,前者是享受的「國民待遇」,後者享受的是「公民待遇」。
不過,隨着中國實施「綠卡」政策,逐漸地會有外籍人士變成中國內地永久居民,其中一些人還會進一步加入中國籍,他們便可以既作為外資公司的主管而代表公司享受國民待遇,也可以個人身分享受公民待遇。那樣一幅圖畫,是不需要多久便可以繪成的。屆時,中國內地的經濟政治改革開放發展都將是跨入一個新的階段。
(逢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