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加強人潮控制及改善治安,警方正構思仿效歐美國家,在選定的公眾地方安裝永久閉路電視,監察市面情況,其中經常有大批人群聚集的中環蘭桂坊將成為全港首個試點,警方將耗資二百萬元,於今年年中率先推行有關計劃。有立法會議員及人權監察組織憂慮,警方若攝錄市民的樣貌,有侵犯個人私隱之嫌。
警務處副處長李明逵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現時很多公共或私人屋邨、大型商場都設有閉路電視,警方正考慮在個別行人專用區或較多大型活動舉行的公眾地方,安裝永久的閉路電視。他說,蘭桂坊將是首個試點,有關建議已獲蘭桂坊商戶支持。警方暫未定出在該區安裝閉路電視的數量,但屆時會豎立足夠的警告牌提醒市民。
他續說,該區的閉路電視將以光纖電纜接駁到中區警署,而警方亦會制訂內部守則,規定除非獲得批准,否則錄影帶一般要在三個月後銷毀。
李明逵否認,裝設閉路電視是要加強在公眾地方監控市民,警方亦無意在全港都安裝這類永久閉路電視。他說,歐美國家已廣泛使用類似措施,本港過去多項大型活動中,亦設有閉路電視監察人群,效果良好,而本港亦應使用先進科技去改善治安。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啓說,只能接受警方以低解像度攝錄,即攝錄畫面不應清楚看見個別路人樣貌,否則會有侵犯市民私隱之嫌,「冇罪嘅人冇理由要被攝入鏡頭,唔通我成日去邊間酒吧都要俾你知?」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則憂慮,有關構思是「危險的開始」,他認為警方無理由要長時間拍攝人群情況。
本地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則認為,公眾地方裝置閉路電視能有效阻嚇及預防罪案,對市民極有幫助,而警方亦無人手去監察一個路人的日常行動。
他認為人權組織過慮。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則表示,私隱條例容許警方以維持治安為由拍攝市民在公眾地方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