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後遺症,人人疲態畢露,有些長了數粒大暗瘡、有些聲沙喉嚨痛、有些周身骨痛,好似打完游擊戰般,究竟他們患了甚麼病呢?且聽聽以下對話:
病人甲:「醫師,我個頭好重好痛、喉嚨痛又㷫,今朝刷牙重流牙血,口腔非常乾,飲多多水都口乾!」
醫師:「講講你新年食咗乜嘢?」
病人甲:「我同老友由年三十竹戰直落七十二圈,三日三夜無瞓,日日唔係煎堆油角送酒,就係笑口棗入口。其實初四、五都休息幾日,但今朝起身啲骨頭打晒結,牙肉紅腫,成三十幾歲重成面暗瘡,究竟咩病呀?」
醫師:「哈!你係我今日第300個患了新年併發症的病人,呢啲叫『熱氣』,好簡單,只要呢個星期食多啲絲瓜及飲多幾碗清熱氣湯水,就精神晒!」
記者:梁佩芬
攝影:關文慧
Model:Isebella(Imagine)
資料提供:頤康堂李應輝醫師
絲瓜俗稱勝瓜,四季皆有售;性味甘寒,能涼血解毒、通經絡活血脈、去風化痰,配上任何肉食也十分清甜。平日飲酒或食煎炸食物太多,出現口臭、便秘、喉嚨痛及周身骨痛,絲瓜可有效去濕熱。
另外,絲瓜含頗高的維他命B和C,可清熱化痰、通腸胃及助消化。絲瓜其他部分如絲瓜藤和根也是好藥,藤可舒筋活絡、止咳、通鼻、治鼻敏感,根可治皮膚病,老絲瓜的網狀纖維稱為絡,可治骨痛、胸肋脅痛、通鼻。絲瓜可說「周身刀,張張利」。
熱氣分肝火及胃火,直接影響腸胃、消化系統、喉嚨及肌肉,通常與日常生活及飲食有關,尤其大節過後,都是普遍通病。
肝火
成因:
新春拜年,親朋好友聚首一堂,不少人又煙又酒,加上通宵節目,夜瞓甚至連唞都無機會,故積聚肝火。
病徵:
頭痛、喉嚨痛、脾氣差、咳嗽、聲沙。
胃火
成因:
過年食品多是肥膩、辛辣及煎炸食物,日日如是,過多油會令腸胃不適,大便不通,熱毒積在消化系統內,造成胃火熱。
病徵:
大腸內積熱,腸胃熱毒,口乾乾、牙痛、牙肉紅腫、流牙血。
經醫師介紹,過年後最好多食絲瓜,以下一湯一餸能有效消熱氣,同周身病痛講再見。
材料:
絲瓜2-3條切片
芫荽一紮
瘦肉少許
煮法:將材料一起放進煲內加水至一半或以上,煮兩小時便可。如覺芫荽味濃,可放少許鹽,忌用油。
功效:任何人皆宜,當日常湯水飲用便可。
材料:蒜頭數粒絲瓜3-4條
煮法:將蒜頭磨成茸,然後鋪在絲瓜上,隔水蒸約一小時,絲瓜軟身便可吃。蒸的好處是毋須用油,減少肥膩,加少許鹽有下火作用。
功效:蒜茸有殺菌功效,可防止感染傳染病。
*以上分量可隨人數及喜愛而自行修改。
功效:可滋潤喉嚨,清腸胃熱毒,適合任何人士;而且煮法快捷,宜於日晚各服用一次。
材料:
穀芽 3錢
麥芽 3錢
百合 6錢
沙參 6錢
冰糖少許
煮法:2-3碗水煮約1小時
服法:湯水可經常飲用,1星期飲用3至4次,當牙肉消腫及喉嚨不痛後可停用,但日常也可當消熱氣的湯水,每月服食一次也可。
材料:
牛蒡子 3錢
年翹 3錢
千層子 3錢
煮法:2至3碗水煮約1小時
服法:這湯水不宜飲用太多次數,1星期可飲用1至2次,可作慢慢調理之效。
*如加上神曲3錢,兼能去滯,也可預防流行性感冒。
吃了那麼多煎炸熱氣食品,最易生暗瘡,我們可飲一些蔬果汁如甘笋汁、鮮馬蹄汁、蓮藕汁或西瓜汁,新鮮的蔬果汁有清腸胃熱、潤肺、補氣血等功效,凍飲有涮腸胃功能,將身體熱毒排出體外,減少生暗瘡機會。可鮮榨或者煲水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