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加強自律更勝監管

投資縱橫:加強自律更勝監管

美國證監會表示正密切注視上市公司之帳目問題,並計劃收緊對上市公司帳目之監管,而司法部亦不排除會介入調查上市公司之違規活動,反映Enron事件帶出的問題已愈演愈烈。
與此同時,不少專家亦紛紛為收拾爛攤子出謀獻策,包括國際著名之權威經濟雜誌亦羅列各種「有效」的規管措施。
筆者不否定這些建議有其積極的作用,但覺得在事情未弄清楚之前,一些過激的評論或建議並不適當,若因此而作出一些不必要之新規管,只會增加業界之營運成本,間接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率與效益,對誰也沒有好處。

一法立 一弊生
加強法律規管打擊不法活動由來都是下策,這是中外歷史的教訓,「一法立,一弊生」,筆者一向反對「過度監管」的立場,相信讀者都很清楚。
現時大家應搞清楚的問題,是Enron及其他類似事件,是個別事件還是普遍性的弊病,若這些事件只涉及個別公司的行政人員專業失德,便立法破壞現時行之有效的制度,則社會負上之代價實在太大。
現時傳媒的相關報道亦偏於籠統,任何與其認為跟「實況」有不同之處幾乎都被視為「虛報」,但有點會計知識的讀者都會知道,會計行業的一些安排,一般稱為creativeaccounting,並不一定涉及虛假帳目,但現時人們都似乎並不理會,一併打入虛假範疇。若以此作標準,筆者相信,全球的上市公司,沒有幾間不曾發放過「虛假帳目」。
Enron事件引發的問題,會計專業固然責無旁貸,應積極反省改進,但檢討機制者,亦宜採務實的態度,不應將解決問題的視野局限於立法規管。
(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