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近期頻頻發現一百元偽鈔,市民在關注收到假鈔之餘,卻不知原來十元假硬幣充斥市面情況更為嚴重,去年警方便撿獲逾四十六萬枚「假大餅」,較前年撿獲十一萬多枚大幅飆升近三倍。經濟損失金額約值四百六十多萬元,嚴重影響零售業及公共運輸機構收益。由於一般市民對硬幣警覺性較低,預料不法集團會變本加厲大量推出假十元硬幣。 記者:何繼和
據金管局資料顯示,現時約有面值五十九億五千萬元的硬幣在市面流通,其中十元硬幣佔約四分一,約值十四億五千萬元,按數量計,則約百分之二點四,即一億四千五百萬枚。
警方發言人表示,去年共有十二人因藏有或使用偽幣的罪行而被檢控及定罪。根據現時法例,行使及藏有偽鈔均屬違法,若罪名成立,最高刑罰為入獄十四年。
警方又指出,收到假十元硬幣的重災區主要集中於公共運輸機構及街市檔口。由於假硬幣面值低,一般人收到多不會報警,甚至刻意用出去,因此,警方相信,假十元硬幣流通在市面情況,比警方撿獲的嚴重得多。
香港九龍新界公共專線小巴聯合商會主席梁雄表示,單以新界北其中一條專線小巴為例,每月損失便有約七千元收益,雖然現時大部分專線小巴都裝有八達通機,但如果有人存心行使偽幣,騙徒有八達通卡亦不會使用。
梁雄指出,其他小巴線亦有類似情況。他希望政府改善硬幣防偽功能,令市民對使用硬幣回復信心。
石硤尾街市女魚販「歡姐」表示,她在街市擺檔二十多年,以前都收過假銀紙,但近年除收到假銀紙外,最近半年來還收到假十元硬幣,幾乎每日都收到十個八個「假大餅」,由於她的女兒在銀行工作,對鑑定銀紙有一定認識,所以每日會將營業所得帶回家交給女兒點核。「有一次最令我震驚係收番嚟嘅十蚊大餅有成八九個係假嘅,其後每日都有發現十個八個是假大餅,為保障客戶利益,我冇將假幣回流出去,自己承擔損失。」以每日十個假十元硬幣計算,一個月就要損失三千元。
她希望政府重視假十元硬幣及偽鈔問題,不要令到小商戶受到不必要損失。
不過,旺角女人街一名售賣襪子的少女則說,就算收到假幣,因為不懂得分辨,多數都會當真幣再用,更加不會報警。
九巴發言人表示,九巴平均每日收集到大約十五噸不同幣值硬幣,間中都會發現些假十元硬幣或一些外國硬幣,有關的數字就沒有詳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