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士或減購零件上實受威脅

福士或減購零件上實受威脅

【本報訊】佔據中國五成汽車市場的德國福士維根(Volkswagen,內地稱德國大眾),其亞太銷售及市場總裁沃夫網.格里塞(WolfgangGlaser)透露,正研究中國入世後的零部件策略,但他批評內地生產的汽車零部件,價錢太貴及質素成疑。不過,提供汽車零部件予福士合資車廠的上實控股(363)副董事長卓福民則認為,福士現正爭取零部件大幅降價,相信上述言論只是壓價手段,福士不會增加進口零部件或在內地另起爐灶。
格里塞日前在新加坡接受訪問時說:「我們(福士)的零部件策略調整,現正處於關鍵時刻。我們明白到,福士對中國零部件市場的重要性,但中國零部件相對國際標準實在太貴,質素更是個問號。」他不肯再詳細討論,福士是想增加進口零部件,抑或在內地另設零部件廠房。

零件價貴質素成疑
中國於去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承諾逐步降低汽車零部件的入口關稅,及即時撤銷外商在華生產汽車的國產化比例限制。
福士在上海與上海汽車集團合資組成上海大眾汽車,生產「桑塔納」和「柏薩特」轎車,前者的國產化比例達90%,後者為65%,零部件主要由上海滙眾(滙眾)提供。滙眾由上海汽車及上實控股各佔50%股權,為上實提供逾1成的盈利。滙眾同時為美國通用在中國合資的上海通用,生產「別克」轎車的零部件,及為福士在長春的另一家合資廠一汽大眾,供應部分零部件。

卓氏指福士欲壓價
卓福民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說,滙眾生產的零部件價錢及質素都具競爭力,並認為格里塞的言論不負責任。他說:「上海大眾的轎車,在中國不肯減價,卻希望零部件大幅減價,雙方正在談判中。我想,他的言論只是一種壓價的姿態。」

自給自足成本高昂
格里塞強調,旗下車系不會減價,會以質素及售後服務,繼續佔據五成中國市場。不過,據人民網的統計,柏薩特B5的每輛零售價在1月中已由24.5萬元(人民幣.下同),降至22.5萬元,減幅8.1%,減幅是同級車中最小的,而桑塔納則堅持不減價。
卓福民估計,福士增加進口零部件,或另設生產基地的可能性都很小:「進口零部件的運輸路線比較長,即使入世後關稅減了,還是在當地生產最為化算;零部件工廠講求規模效益,滙眾現時是內地最大的零部件生產基地之一,福士新設基地的成本會更高。」
他說,中國入世後,對於零部件業確有衝擊,國產化的概念發生變化,但上海滙眾有其優勢,其中之一是滙眾的合資夥伴是上海汽車,正是與福士合資上海大眾的中方夥伴。另外,上海滙眾之下,早已組建多家合資公司,與不同外商合資生產零部件,因此他相信,滙眾可以憑藉生產優勢而非國家保護,適應入世後的新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