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商業庫存大幅下降、商業及消費信心增強、股市節節上升,近日已有不少經濟分析員估計,美國經濟衰退應已結束,美國將帶領全球經濟邁向復甦。
然而在增長未被確認是持續(Sustainablegrowth)之前,過早斷定經濟復甦又是否不智?
大摩(MorganStanleyDeanWitter)首席經濟師羅奇(StephenRoach),是少數認為美國經濟可能出現「雙下陷」(doubledip)現象的分析員之一。他大膽地預期美國經濟在未來數月未必會出現增長,原因是去年第4季所錄得的0.2%經濟增長,主要是「911」事件驅使美國人的「愛國購物潮」,恰好被零售商覷準時機,各出奇謀以大折扣和「零」息供會作招徠,吸引了一大批「一次過」購買耐用品(durablegoods)的顧客,導致去年第4季消費增長高達5.4%,是在衰退期間從來未見之怪事,這種過度消費(overspent),將令消費者在未來日子「勒緊褲頭」過日,面對「揹」重債及失業威脅,加上儲蓄率又低,還債或已成問題,遑論消費?根本是經濟「雙下陷」的典型迹象。
此外,在脆弱的經濟環境中,不再容易承受考驗,若出現70年代的石油或80年代的貨幣危機,將誘發資金外流,美國前所未有龐大的經常帳赤字、過剩的工業生產容量、超高的負債金額,如何抵擋致命的事件發生?
羅奇的分析與筆者早前提出的憂慮相脗合,至於不可預見的事情未必代表不會發生,此所以美國必須以打擊恐怖活動為名大增軍費,裝腔作勢窮兵黷武,目的不外迫資金留住,反而眼見(或被誤導)經濟可能轉好而「落重注」在股市的投資者,小心又再「中計」!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