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源來自內地 婦女易染暗病<br>公廁廁紙含菌超四倍驚人

貨源來自內地 婦女易染暗病
公廁廁紙含菌超四倍驚人

【本報訊】近年來,香港的公廁衞生環境不斷改善,但本報抽查了十三間公共女廁的廁紙樣本,轉交生產力促進局化驗。由於本港並無相關標準,而國內衞生標準規定,每克廁紙含菌量逾六百個即不宜作婦女廁紙,化驗結果發現其中七個樣本的含菌量超出標準,其中一個樣本平均含菌量達每克二千九百個,更超標近四倍。專家指出,若廁紙含有病菌,可能在抹用時沾上陰道並大量繁殖,婦女可能因此患上多種疾病。 記者:馬耀文、周鴻熙

本港公廁大部分的廁紙均來自內地,按國內縐紋衞生紙標準,廁紙可分為五級,最潔淨的U級和A級,每克細菌總量不多於二百個菌落(細菌單位CFU/g),最劣的D級,每克總菌量不多於六百個菌落,D級廁紙不宜作婦女廁紙。

撕開有粉末散落
本報記者較早前到港九新界十三間公廁抽樣拿取廁紙樣本,放進密實袋後立即封口,然後送往生產力促進局化驗。記者發現部分廁紙粗糙發黃及含有黑點雜質,撕開時有粉末散落,質素參差。在這次測試中,屯門仁愛街市廁紙含菌量達每克三千二百個;將軍澳新都城廁紙含菌量每克一百一十個,優劣相差近三十倍。
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有二百九十二間公廁,主要由七間清潔公司承辦管理。其中二百六十間公廁有免費廁紙供應,每月支出九萬元,食環署承認未有化驗廁紙的含菌量。
多間公廁承辦商均表示採用「中央式」採購及分派廁紙,貨源全部來自內地。由於供應商提供的資料顯示符合衞生標準,故無額外進行化驗。管理全港三分一公廁的莊臣有限公司發言人葉先生表示,所有廁紙入貨前須經食環署批核,若發現廁紙含菌量超標,將追究責任並撤換供應商。
研究疾病基因測試的基研醫藥生物科技公司首席科學主任尹廣祺博士表示,內地造紙工場衞生環境惡劣,廁紙在製造過程中可能受污染,若帶有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等病菌,抵抗力差的使用者便可能引發皮膚炎、濕疹及下體痕癢等疾病。
他指出,若工人患性病,工人在攪動紙漿時可能散落病菌,結果造出「性病菌廁紙」。由於婦女的陰道「濕濕哋又暖暖哋」,即使沾上小量病菌,亦可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傳染病。使用不潔廁紙有可能感染淋病及俗稱椰菜花的性病疣等。

生產過程有問題
據互聯網報道,去年五月,廣州一名女工染上淋病,多番查證後,驗出一包未用完的廁紙上含有淋病菌;另外,中國中央電視台報道,四川成都一名女子患上性病,證實與沾菌廁紙有關。
不過,香港醫學會會長勞永樂則指出,高菌量廁紙雖表示生產過程有問題,但使用廁紙罹患性病的機會近乎零,因為性病菌生存能力低,不容易在廁紙中存活。除非性病患者使用公廁時,刻意把體液沾在廁紙上,後來者立即使用才可能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