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質素的時代 - 麥飛

沒有質素的時代 - 麥飛

「八百八十,日本新科技,永久開花……」花市裏一個冷清的花檔,一個聲音沙啞的中年女人在喊賣,店內放着大大小小玻璃瓶,花種在瓶中,很鮮豔。嬌豔的花,像孤芳自賞的老詩人,叫好,不叫座。
有人走近問:「可不可以平一點?這麼一棵可以買很多盆桔。」
「我們的花怎能和其他鮮花相比?這是新科技,永久開花,全年都散發花香,全港也找不到。品質比其他高出幾班!」檔主落力推介。結果,場面回復冷清。
兩檔相鄰花檔,同樣是鬱金香,左面賣十二元,右面賣十元,所有人都立刻「傾右」。右檔花殘,顧客甲頗有微言,向友人說:「隔鄰的花好像靚一點。」友人理直氣壯:「再靚還不是插數天,過了新十五,誰還要花?這裏一枝平兩元呀!」顧客甲點點頭,又鑽進顧客群裏。只要「平」,很多東西都可以合理化。
電視裏的市民甲的心願是:「人人有工開啦!」市民乙的賀年說話是:「大家都有飯開,唔使失業!」本來,馬年絕好的揮春是「騎牛搵馬」;現在,大家要求都下降了,願望的素質跟經濟同時下滑。
這個年代,誰還會介意「質素」?誰還需要「永久」?尤其在這年尾沒「雙糧」,裁員沒「商量」的時代。《荒謬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