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子虛烏有瞞天過海

國際視野:子虛烏有瞞天過海

安然(Enron)事件惹來滿城風雨,其中最惹人詬病的是核數師的誠信及專業操守,至於會計制度出現漏洞或存在「灰色地帶」,是否給予企業高層「有機可乘」,正引起各方的關注,若不盡快作出徹底檢討,並加緊監控,防止「有心人」利用作舞弊或愚弄股東及投資者之工具,必將影響投資信心,後果嚴重。
近日歐美監管機構正就有關電訊公司相繼申請破產保護原因展開調查,現正接受調查的公司包括GlobalCrossing與Qwest,歐洲方面則有Carrier1。有報道指電訊公司之間為「作大」收入(revenue),以所謂「不可廢除使用權」(indefeasiblerightsofuse),利用長期租用對方網絡容量(networkcapacity),通過交換(swap)安排入帳。

互簽合約誇大收益
換言之,即大家作一個價錢(可能超出一般價格),買對方一些大家都擁有,甚或並不需要的東西,情況有如互聯網熱潮時,入門網站為「作大」收入,互相在對方網站賣廣告一樣,是否有「篤數」之嫌?
此外一些電訊公司更利用互相簽訂的遠期租用合約所得的收入即時入帳,以「泵大」其收益,縱使在會計制度上可以容許,但這些可能是子虛烏有的「空洞交換」(hollowswap),若雙方經「沖數」後,根本不會為公司帶來任何利潤,目的何在,相信不難理解。
據聞連聯邦調查局(FBI)亦有介入對某些懷疑有「欺詐」成分的交易進行調查,問題是無論結果如何,不少散戶投資者經已蒙受損失,反而用盡一切骯髒手段圖利之小撮人士,最終可能又逍遙法外!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