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神話破碎了,在這情況下,公務員團體堅決反對減薪,還有工會領袖揚言對減薪「絕不妥協」、「無可商量」、「減一毫子也要打官司」……希望這只是個別偏激之語,並非全部公務員都這樣,否則就很令市民反感。
想不到本來以高效率著稱的香港公務員和資助機構、法定機構員工,逐漸臃腫過肥,成為政府財政上的蛀米大蟲。這三十多萬人的平均薪金高過普通市民收入很多,但想減他們一毫子也那麼艱難,要加重賞金才能歡送他們提前退休,真是有福就分多一份,有難卻絕不肯同當,還談甚麼同舟共濟、共渡時艱?
我不相信全部吃公家飯的人都這樣不近人情,應該明白必須制止官僚機構的腫瘤問題,只是若有人公開贊成縮減,就會被同僚罵死。看來全港儲備有可能全部用於出糧和補賠,很快便清光,政府還要舉債供養他們,終於變得和現在阿根廷那樣。
其實市民也了解公務員的貢獻,知道大量裁減會打擊士氣,增添失業,令社會不安不穩,所以數年前廣泛認為公務員改革不宜操之過急。但不急絕非不改,公家架構太肥腫、太架牀叠屋,以至大揮大霍的問題,必須解決。吃公家飯的人是公僕,不能反僕為主,只顧自肥。如果拒絕好好商量,市民一定非常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