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經濟不景,百業皆受影響,廣告行業也難幸免,無論電視、電台、報章雜誌,以至近年興起的戶外廣告,都受到打擊。去年,香港廣告業的收益共296億元,增長率放緩至僅8%,以下半年的情況較差,廣告價格折扣率大大增加。德高貝登香港董事總經理祈道富預期今年首季放緩趨勢會持續,最快到下半年才可復甦。
祈道富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由於整體經濟環境困難,企業投放廣告態度趨審慎,廣告媒體銷售面對壓力,出現減價競爭,德高貝登也難獨善其身。地鐵市務經理楊美珍曾透露,去年由德高貝登獨家代理的地鐵廣告收入減少。但她未有披露具體數字。
祈道富指出,該公司所代理的廣告媒體表現,相對同業已較為理想,如給予客戶的折扣率較市場為少,而且其市場佔有率不僅未有萎縮,甚至有所上升。原因何在?他解釋,德高貝登目前主要獨家代理香港國際機場和地鐵廣告,擁有共同特點,就是客戶群明確,未與報章、電視等造成直接競爭。
他又說,機場網羅所有訪港或轉機到其他城市的商人,定位鮮明;地鐵是香港人常用的交通工具,接觸群體眾多之餘,乘客在該空間內,難免會留意、吸收到廣告的攻勢,這也說明其廣告之所以能夠抵禦新媒體--巴士車身和候車亭的威脅。
然而他承認,在現時市場環境下,德高貝登也須積極為旗下媒體增值,以維持目前優勢;舉例說地鐵近期便與國泰航空合作,推出超大型地鐵廣告計劃,把整個中環地鐵站包裝成國泰商務客位機艙一樣,為原來耀目紅色的地鐵站換上綠色新裝。這是德高貝登新概念,國泰是首個客,也是地鐵新嘗試。
祈道富表示,是次與國泰的合作屬長期性質,未有透露價目表,只強調這是專為國泰度身訂做的廣告模型。該公司有意將這類廣告模式推廣至其他客戶,現正與多個客戶接觸。事實上,除傳統的燈箱廣告、電梯旁的小型廣告板外,地鐵近年已開始出售貼牆式(stickonwall)廣告。作為乘客又有否留意到,銅鑼灣站的佐丹奴和旺角站的「Qoo」飲品,就屬這類廣告。
德高貝登母公司JCDecaux,是國際上數一數二的戶外媒體廣告公司,其中除經營地鐵和機場廣告外,還經營大型廣告牌、巴士站等媒體。祈道富表示,該公司一直留意其他媒體情況,並定期進行檢討,目前暫未有擴充計劃。不過,該公司將於短期內公布,參與經營澳門巴士候車亭廣告,年期長達20年,攻勢將於農曆新年推出。
德高貝登與地鐵的代理合約至年底到期,地鐵至今仍未公布會以哪種方法外判廣告合約,但已有多家廣告公司如媒體伯樂(8072)、媒體世紀(8160)等,都對合約表示興趣。面對上述競爭,祈道富也未有太多回應,只表示與地鐵有務實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