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收緊公屋申請資格

反對收緊公屋申請資格

民主黨副主席 李永達

房委會二月七日的集思會公布公屋及居屋的入息限額新建議,估計建議將令二萬戶家庭喪失入住公屋及居屋的資格。在如此艱難的時期,房委會收緊入息限額,只會對原本已水深火熱的基層市民落井下石,必定會引起強烈反對,然而有關建議雖未正式獲房委會通過,但要力挽狂瀾,阻止新建議通過絕非易事。
其實,輪候冊入息限額方面,房屋署經已採納由民主黨、職工盟、民協及街工四黨聯合建議的原則,令調減幅度稍為降低,包括引進「不劃一租金計算」;增加計算二十平方米以下的細單位的租金;預留百分之五備用金以反映真實開支情況;計算非住屋開支時,撇除長者及失業者的數據。
四黨的建議原意希望藉改善現有機制,盡量避免收緊輪候冊入息限額,然而,由於房署並未採納四黨建議百分之十的備用金幅度及計算非住屋開支的方法,因此造成建議只對單身人士有利,二人或以上家庭全部遭調低入息限額,直接影響數以千計家庭上樓的機會。事實上,包含四黨建議的新計算方法已經比舊方案略有進步,但若然新方案導致近六千戶家庭喪失輪候資格,只會功不抵過。

考慮抵壘政策
新建議的最大問題在於三、四人家庭的入息限額減幅過大,難為社會人士接受。眾所周知,香港現時面對的困境甚於金融風暴時期,新年尖沙嘴的群眾失控情況已達騷亂邊緣,民怨一觸即發。在失業率高企,經濟不景的時期,任何不利民生的政策轉變只會進一步加深民怨,不利社會穩定。因此,雖然新建議令單身人士受惠,恐怕亦難以掩蓋喪失輪候資格家庭的憤怒。一言以蔽之,調低入息限額絕不可取。
反對還反對,房委會的最終決定將與建議相差不遠,即是入息限額將會調低,減幅亦會接近房署建議。在反對調低輪候冊入息限額的同時,房委會理應考慮實行「抵壘政策」,容許已提交申請而又符合現行規定的人士及已在輪候冊的人士,保留輪候資格。以免數以千計原本符合資格而又輪候公屋多年的家庭,突然喪失輪候資格而激起民憤,相信此建議將可令民意反彈減至最低。
其實,房委會多次調低公屋及居屋申請人的入息限額,以至停售居屋事件,明顯反映出特區政府因應地產商的壓力而屢次出賣基層市民利益,透過行政手段迫使更多基層市民進入私人市場,以達致托市效果。現時九鐵與地鐵經已因應經濟困難,順應民意擱置加價申請,房委會是否要與紓解民困的大氣候背道而馳呢?
最後,有關入息及資產限額調整的問題,制訂一個更能反映基層市民生活現況的機制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調整必須考慮整體社會政治形勢及市民接受程度,絕非單純公式化地計算出結果,因為有關數字代表數以萬計家庭的長遠住屋安排。
房委會如堅持以嚴苛的申請資格令更多合資格申請人被排除於輪候冊之外,恐怕會為社會埋下計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