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島榕樹灣填海有違民意

南丫島榕樹灣填海有違民意

民權黨主席 陳啟宗

港府有意在南丫島榕樹灣進行填海,本意是拓闊沿岸通道,以改善環境,增加商店、食肆、公共設施和吸引更多本地及外國旅客。可惜計劃有根本缺陷,未能掌握民意,居民更擔心填海將會對當地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後果適得其反。
根據島上民間團體「希望居住環境更美好」及「綠色南丫島」在二○○○年和○一年間所做的民意調查,訪問了764名南丫島居民,18個南丫島商戶,441名本地遊客和77名外國旅客,發現被訪問者中,有93%南丫島居民、83%南丫島商戶、98%本港遊客和100%外地旅客,都反對該項填海計劃。調查結果十分清晰,市民是要保存南丫島現有風貌,而不希望在榕樹灣填海。

影響商舖生意
居民反對的原因是十分合理的,在榕樹灣填海,首先便會影響現時沿岸的商舖和露天食肆的生意,使它們不再靠近優美的海灣,顧客看不到海景,食肆生意當然會大受影響。因此現在已經有35間商舖簽名反對。再者,拓闊沿岸馬路,增加多些商店,南丫島的人口可以容納這麼多店舖嗎?不知當局有否研究和諮詢消費者?如果是為推廣旅遊業和將來服務更多遊客的話,那麼民意調查清楚顯示,遊客來南丫島的主要目的,是感受寧靜的環境、中西薈萃的民風及享受大自然美景。若果遊客想購物的話,港九新界商場多的是,這不是來南丫島的主要原因。
政府計劃填海的另一個理由,是要獲得土地,來興建新的警察局和郵政局。過往政府亦曾經在其他離島區域以同樣理由作填海工程,不少居民和專業城市規劃師都批評這樣的政策。其實政府只需以部分本來用作填海工程的費用,在島上選擇其他合適的地點購買土地,便不需要填海。再者,據「希望居住環境更美好」的分析,榕樹灣本來就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所以很難理解政府為何需要將來在填海土地上興建新的設施以減小海浪。至於將來計劃鋪設新的污水管道,本是很好的項目,但是管道可設在現時的地底下,也不用填海工程。

須有周詳計劃
其實港府早已在南丫島榕樹灣完成第一階段的填海,但請到島上一看,除了一大塊混凝土之外,地面上是空空的,與附近榕樹灣的風光格格不入。我們懇請政府及規劃署在進行新的填海工程之前,必須有清晰的概念和周詳的計劃,並須全面諮詢居民大眾、城市規劃師、建築師和土木工程師等專業人士的意見,不可重複在其他地區所犯的錯誤,以保護香港天然景色及文化遺產為主要考慮,這才是建設社區和發展旅遊業更有效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