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1月份不計入汽車項目的零售額,錄得近兩年來最大升幅,反映消費市道正在好轉,有助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系擺脫衰退。有關數據使到美國股市昨天早段造好。
由於服裝店和建築材料公司生意額增加,美國未計入汽車項目的零售額連續第四個月上升,上月份增長1.2%,遠勝市場估計的0.4%升幅,且為2000年3月上升2%以來,升幅最大的一個月。另外,去年12月的零售額也由原先公布的下跌0.1%,大幅向上修訂為上升0.7%。
但隨着汽車銷路降溫,上月份整體零售額下跌0.2%,但勝過預期的0.3%跌幅。去年12月份整體零售額由先前公布的下降0.1%,向上修訂為上升0.2%。美國汽車代理去年10月推出零息供款優惠,令該月份的汽車銷量創下2130萬輛的紀錄新高。
分析員說,數據顯示只要產品價格合理,美國人仍願意消費,這有利經濟加快復甦。
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一度升79.44,或0.81%,升至9943.18。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升25.17,或1.37%,高見1859.38。開市後半小時(香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升78.95,報9942.69;納指升24.18,報1858.39。在周二,杜指跌21.04,收報9863.74。納指跌12.45,收報1834.21。
另外,《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證券及交易監察委員會仍在調查微軟曾否低估其營業額,以營造持續盈利增長的假象。報道指,調查圍繞微軟是否正確地把軟件的季度營業額入帳,並有否設立現金儲備,將部分收入調撥到之後的季度。微軟發言人說,該公司全面配合證監會的調查。
有關調查其實在兩年前已曝光,但自從發生安然(Enron)事件後,投資者愈益關注企業的會計操守。微軟股價昨天未受重大影響,早段微升0.26%,報60.4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