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天情人節,鮮花成了愛的代號,有人花近七千元買一束玫瑰花以博紅顏一笑;但鮮花、禮物,較諸一顆充滿愛的心,竟又顯得微不足道。相戀十二載的有情人,歷盡生死貧病間的滄桑,始終不離不棄,在情人節互換一個愛慕的眼神、互訴一句真心話,豈不抵得上千朵玫瑰?有學者指出,一個懂得享受愛情的社群,是個快樂的社群,期望香港社會藉此情人節,反思愛的真諦。 記者:梁麗娟、譚秀嫺
三十九歲的羅祺偉與二十六歲的菲籍太太Wilma,現時靠綜援過活,但在十二年前二人邂逅時,阿偉是個前途一片光明的大好青年,在酒店任職高級服務員領班。
阿偉在九○年偶遇來港探親的Wilma,迅即譜出一段異國戀曲,Wilma因而留港任職出入口公司。好景不常,九二年他們的結婚前夕,阿偉因夢遊病從七樓墮下,脊椎骨斷裂導致下半身癱瘓。
「好似發緊夢咁,完全接受唔到。」喪失部分語言能力的阿偉吃力地說,當時萬念俱灰、自暴自棄;雖然未婚妻勞心勞力地照顧他起居飲食,但他絲毫不懂珍惜。
「覺得自己好冇用,為咗唔想拖累佢,我趕佢返菲律賓,點知佢喊到癲晒,死都唔肯走。」Wilma不離不棄的真情打動了阿偉,擱置三年的婚盟,於九五年得到圓滿。
新婚的甜蜜,仍未令阿偉重新振作,太太為照顧他,積勞成疾,患上精神病,更對他造成沉重打擊,在彷徨無助下,阿偉選擇踏上自毀之途。
「一次吞咗幾百粒安眠藥,重錄咗盒錄影帶(作遺書)畀太太。」自殺後,阿偉奇迹不死,反而徹底覺悟,不僅積極迎向人生,並對愛的真諦有更深刻體會。「太太對我嘅愛係完全付出、完全信任、不惜犧牲自己嘅生命同將來畀另一半。」「如果冇太太支持,我一定捱唔過。」現在他兩人恩愛之情猶勝當初,情人節似乎只是錦上添花。
有人選擇逃避苦難,有人卻勇於歷練,就像陳惠芳對丈夫的愛。二十五歲的阿芳,原本與深愛自己的丈夫陳美勝過着幸福的生活。阿勝任職潛水員,去年十月於地下水渠工作時,不幸遇溺,腦部缺氧近二十分鐘,導致近九成腦細胞死亡,送院搶救後變成植物人。
自意外發生後,阿芳每天風雨不改地到醫院探望丈夫。「好掛住佢,見唔到佢好辛苦,想見多佢幾面。」睡夢中亦浮現丈夫身影,「喺夢中佢話我冇事啦,會返嚟同個仔玩。」
體力透支和精神壓力,令阿芳感到快支持不住,但她仍沒想過放棄,「醫生問我會唔會考慮截斷呼吸器,畀佢自然咁去,但我一世都唔會咁做,𠵱家重可以見到面,如果佢走咗就永遠都見唔番。」在情人節執夫之手,期望與之偕老。
憑《倩女幽魂》奪得金馬獎最佳編劇、現年四十歲的阮繼志,十三年前車禍後,右腳走路一拐一拐。他在住醫院期間追求俏護士鄭艷春Cindy,Cindy不但沒嫌棄他行動不便,更鼓勵和支持他繼續創作劇本,最後更不理會父母反對,於九三年偷偷下嫁阮繼志。
Cindy說:「其實我得到嘅更多,如果遇唔到佢,我嘅生命可能會好平坦,但係我選擇同佢走咗一條崎嶇路,最後得到好吸引、刺激嘅人生經驗。」阮繼志更把他兩人的故事,寫成電影《2人三足》,永遠紀念這段延續的愛情。
這個情人節是假期,鮮花銷量較往年遜色,旺角花墟一花店店員表示,昨日最大的一宗生意,是以六千八百元購買九十九支美國白玫瑰,寓意長長久久和純潔、愛慕,這位有情人今天早上將親自取花送給戀人。
香港政策透視邵家臻認為,香港社會的情人節表達過於狹窄,太物質化、太注重送甚麼給對方;愛情不應是吞噬式、佔有式、五分鐘報到一次的,而是互相尊重,感覺親密而不單是身體接觸親密的,「或者落街行個圈已經好好。」他又說,一個懂得享受愛情的社群,是個快樂的社群,期望香港社會藉此情人節,反思愛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