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對風水、命相、運程的態度,筆者就想起董建華五年前剛當選首屆特首時,被問及會不會住進原港督府,他的即時回答是「不會」,因為那裏「風水不好」。
從他這句話,就可以知道他雖口口聲聲說崇尚儒家,但實際上並不是真正了解儒家。因為儒家有「義」與「命」的分立觀念。所謂「義」,是遵從對是非、善惡、對錯的判斷,故人需擇善固執,雖於己不利也要氣義無返顧;所謂「命」,講的是成敗、得失、興衰,趨利避善,趨吉避凶,趨得避失,是「命」的範疇。風水、術數,所指涉的也是「命」的範疇,與義理不能混為一談。一個崇尚儒家的人士,尤其是作為一個領導者,首先應着眼於是非對錯的義理,而不是成敗得失的風水、命相。
筆者認為,人應有分辨義與命的智慧,不以「命」來干擾「義」,這樣就能以超越成敗得失的心境,來靜觀命運造化的真相。若能超越,不是被命運所支配,那麼作為新春的娛樂性話題,對馬年的運勢也不妨一談。
先談大運,以二十年為一個大運,壬午年處於七運(一九八四至二○○二年)之尾,七運充滿對舊體制的更新,各種組織有重新建構的趨向,而各種規範尚未明朗,混沌一片,新的價值觀雖漸次形成,但只是初胚,社會變遷快速,人心不安,令人頭暈目眩,有點不知何去何從。而到了七運尾,變化的弧度更大,易經上提示的簡易、變易、不易,恰可用於此時。人要掌握各種變化,頗不容易。因此可能要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得保平安。運勢要大好,恐要到二○○四年,到時有二十年行八運,世局趨穩定,而人們也會在八運到來時,更懂得腳踏實地,以穩紮穩打的方式求財富與健康。
壬午年的「壬」是水,「午」是火,一方面水火不容,另方面上水克制下火,因此不少術士認為在壬午年,下層打工仔受上層老闆克制,減薪、瘦身行動會持續而來。上下關係趨於緊張。
壬午是水中有火,流質而帶火力能量的是石油,因此石油會是壬午年全世界關注的問題,不僅牽涉油價與經濟,而且中東產油區也會成為壬午年的禍源。
壬午年小心水火為患,尤其是火,因「午」馬火較「巳」蛇火更猛,更頻,更無情。
這是預測,都可以姑妄聽之,以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