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弱勢惹起亞洲多國不滿,尤其是中國和南韓更通過外交部發言人直斥,若日圓持續滑落,將誘發新一輪的亞洲金融及經濟危機,敦促日本政府必須正視並以大局為重。
日滙之強弱,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取決於美日間的「默契」,人為因素大於一切,這次日圓突然轉弱,除日本為爭奪出口市場外,不排除多少有些「政治」動機。
然而日圓強弱又是否對鄰近國家整體經濟影響如此巨大和深遠?無可否認的事實是,亞洲大部分國家多依賴出口推動經濟增長,滙率的變動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對出口造成打擊,更何況亞洲在貨幣對沖市場方面,因「流通量」不足(lackofliquidity),未如歐美般完善或普遍,亞洲人「賭」性又重,很多時因沒有或無法做「對沖」而蒙受損失。
無疑日圓貶值對爭奪汽車市場的南韓、製造電子產品聞名的台灣、以及人民幣間接與美元「掛鈎」之中國,在某些較中下價貨品出口市場會受到衝擊,不過這些國家或地區貨幣相對升值,並不代表「世界末日」,假若弱貨幣能振興經濟,那麼印尼在蘇哈圖垮台後,印尼盾大幅貶值,經濟豈不成為亞洲之冠?
亞洲多國在經歷97/98金融風暴洗禮後,元氣已逐漸恢復。如中國及南韓在過去兩年除經常帳錄得盈餘外,外滙儲備更分別增加540億及300億美元。連「半閉關」的馬來西亞外資直接投資亦有增加。可是亞洲國家仍須加速金融結構改革,屏除貪污陋習,靈活變通,自強不息,才不致被人牽着鼻子走!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