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今日是中國農曆壬午年正月初一,內地證券市場除了跟香港、台灣的證券市場一樣在春節休市外,還循例增加大約一周的假期。這是中國內地特色,是內地證券市場萌生於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所帶來的「胎記」。
在香港,在台灣,無論投資者還是中介機構都明白「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斷然不肯多放假期。我相信,隨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愈來愈跟全球經濟接軌,證券市場逐步對外開放,滬深股市逢春節額外放長假的做法遲早會取消。
壬午年是馬年,中國內地股市會否因為馬年而呈現凌厲升勢呢?事實是,踏入二○○二年一月亦即馬年前夕,中國內地股市出現頗急跌勢,投資氣氛極度低迷,事緣國有股減持說法多多但均是令市場受壓的消息。
一月三十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在由中國證監會召集的市場形勢分析會上明確表示:「任何改革措施,只有在市場穩定和投資者利益得到保護的前提下,才得以順利推行。」又說近期滬深股市大跌跟中國內地宏觀經濟形勢向好是不相稱的,是不正常的。於是,股市出現反彈,讓投資者在春節前夕內心多少有一點慰藉。
了解中國政治和最近滬深股市起伏背景者都明白,周小川的上述表態決非他個人的觀點而是得自最高層的指示。無論在海外或中國內地,都有一些人批評周氏上述表態是再次證明中國內地股市是「政策市」。誠然,中國內地證券市場的市場化規範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問題不在於現階段一般地是否仍是「政策市」,而是在於中國政府當局是以怎樣的政策來影響股市怎樣地表現。中國證監會的上述表態是對的——以穩定社會和促進經濟發展計,內地股市不能再跌。
因此,過了春節,滬深股市將會出現上升行情。君不見,中國內地證券市場這些年來每年都至少有一波大的上升行情,即以二○○一年為例,首季B股行情帶動A股行情不就曾經帶給不少投資者以驚喜?沒有上升行情,投資者吃甚麼?證券公司吃甚麼?中國當局是務必以此為念的。在這一意義上,內地股市仍是「政策市」,究竟是好事抑或相反留待歷史評說。
無論如何,在中國證監會主席作了如此明確的表態後,國有股減持將會推出的具體政策方案再也不能不考慮證券市場穩定和廣大投資者利益,使我們有理由寄望於馬年的中國內地股市。
(逢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