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熊市以來最強勁的一次反彈後,美股現正處於另一輪的調整,納指在過去5個星期回吐約300點,差不多是先前升幅的一半。假如這次調整的低點,能高於去年9月低位之上,長達兩年的熊市便很大機會結束。
有一種看法認為,美股現時的PE還是偏高,下調壓力還很大。按照最大幾隻科技股、藥品股和生物科技股的PE推斷,市場預期這些最優質的領導股未來5年至10年,盈利平均增長是介乎20-25%之間,因此股價並不算便宜。
不過考慮到這些都是潛力還很大的新興行業,這些公司過去又能以30-40%或更高的速度增長,只要它們的競爭優勢能保持,40倍左右的PE,對這些高增長的壟斷性企業,也不算是完全不合理。
在過去兩年,美股已經歷了科網股泡沫爆破、經濟衰退、恐怖襲擊和大企業倒閉等各種壞消息的洗禮,想得出的負面因素相信早已被市場消化,納指現時還較最高位時減值64%,但沒有改變的是,為數不多的幾家美國公司,還是在電腦科技、醫藥及生物科技方面獨佔鰲頭。熊市的結束和另一次牛市的誕生,可望在今年上半年內實現。
美股連跌5日後,上周五反彈,杜指升118點,但未有其他明顯訊號前,只能視作技術反彈,因為杜指和納指的10日線還在回落中,而各主要藍籌股的20線亦反覆向下。
港股方面,前一階段表現較強的長實(001)及和黃(013)均跌穿近3個月的低位,走勢比估計為差,相信恒指還會繼續回吐,但值得留意是中移動(941)已有回穩迹象,在過去3周一直在22元附近上落,沒有被港股及美股進一步拖低,由於已跌近去年的最低位,現正出現支持力,但要確認轉勢,則要回升至24元以上。
(本欄逢周一刊出)
電郵:
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