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聽見「牙醫」兩字都會打震,美國人卻把見牙醫視為生活的一部分,牙齒整潔和口腔衞生更被看成為文明象徵之一。在諸如洛杉磯等大城市,一條大道內隨時可以數出十數家牙科診所,有指美國牙科診所比醫療門診還要多。
美國人對牙齒的愛護早已形成一種文化。在交際場合中,尤其在較高級的場合,牙齒不整潔會被人看不起,口臭更被認為不講禮貌。
牙齒不潔、口腔不清爽,甚至會影響求職及就業機會。據說在美國若有人掉了牙,那怕再忙、事情再緊急,他也必須先到牙醫診所把牙弄好再說。在許多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小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注重口腔衞生,從乳牙就開始小心保養。牙齒換齊了,就立即注意矯正、清洗、漂白。
美國雖然不乏牙醫,但收費絕不便宜。洗一次牙最便宜也要數十美元,一般收費通常介乎一百至三百美元(約七百八十至二千三百四十港元)之間。拔一隻牙收費二百美元(約一千五百六十港元)、補一個牙洞則要一百美元。若要治療牙齒神經問題,更需要上千美元。
由於美國人的生活離不開牙醫,所以牙醫在當地很受尊重。他們既是顧客的醫生,又是顧客的顧問,醫生與顧客之間保持着密切關係。牙醫擔心顧客忘記了來診所,通常會預早提醒他們,好安排預約時間。
美國人對於牙刷及牙膏的選擇及使用方法都非常講究。由於每個人的牙齒、牙齦及口腔情況不同,他們通常根據牙醫的建議,購買適合自己的潔齒用具。商場內因此有各式各樣的牙刷出售,漱口水及香口膠亦是大部分美國人不可或缺的清潔口腔用品。
這也解釋了為何美國的酒店通常不為客人配備牙刷牙膏,原因之一正由於每人都使用自己固定的牙刷牙膏品牌及款式。牙醫一般要求牙刷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因為裏面容易積藏細菌。
美國人注重口腔及牙齒健康,除了因為傳統習慣及文化背景,還因為牙齒及口腔與個人整體健康有直接關係。
口腔位於氣管及消化道上方,不潔口腔內的細菌較易引致支氣管炎、咽喉炎、胃炎、肺炎等病。新的研究甚至證實,口腔感染能誘發糖尿病。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