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近望:香港將給澳門比下去

遠觀近望:香港將給澳門比下去

美國經濟持續好轉,除新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不斷下降外,生產力報告亦進一步顯示企業未來盈利將會上升。與此同時,上季工人工作時間相對減少了3.7%,是91年以來最大跌幅,其意義是甚麼?
這就是科技為社會帶來的貢獻。利用科技,企業不但可以透過裁減員工以減少勞工成本,而且更可提高生產力。長久以後,在成本減少下,產品價格毋須提升,同時間數量亦可增加以應付需求,企業盈利必可上升。再者,工資及產品價格維持於低水平下,通脹壓力自然減少,更有利經濟復甦。

必須找出龍頭經濟
不幸的是正在經濟邁向復甦之際,會計及企業破產案問題開始侵蝕消費者及投資者信心,令原本可於第二季開始的經濟復甦推遲。美股連跌5日後,上周五雖見反彈,但相信在整件風波平息前,難有向上突破能力,投資者仍宜觀望。
美國人民信心雖有可能回落,但相比本港,情況仍好得多。有組織於去年第4季在13個亞太市場做的消費者信心調查,發現港人的消費信心不但跌至歷史新低,更排行榜末,更諷刺的是,以往經濟遠遠落後於本港的中國內地,消費者信心則排行榜首,本港領導人真要好好反思。
造成信心疲弱主要是因為失業率高企及負資產,香港失去了一主導經濟,以往受聘的港人因行業萎縮而失業,但又沒有所需的技能去找另一份工作,出現了結構性失業。香港的經濟與美國、國內不同,屬於外向形,要真正復甦不可單靠內需。經濟要好起來,必須找出龍頭經濟。
澳門的賭權於上周五已塵埃落定,當地政府將賭權瓜分是明智之舉,一方面引入競爭,增加外來投資,一方面又可沾美資娛樂公司的知名度,澳門現在可望發展成「東方拉斯維加斯」,這樣不但賭業,其他周邊行業如航空、飲食、零售業等都可受惠,政府不但有豐厚稅收,亦締造了大量商機。
筆者不時聽到有人讚何厚鏵管治得宜,港區人大李鵬飛更直指澳門前途一片光明。反看本港,近期雖大力催谷旅遊業,但相比下,風頭明顯給澳門比下去。澳門已找到了其龍頭經濟,香港又如何?前兩年大力催谷的數碼港、生化港,以至現在的物流中心,是否能把香港經濟找出方向呢?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