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貴族太子讀書 - 石琪

陪貴族太子讀書 - 石琪

貴族學校應該私營,自以為是貴族的家庭就給子女付出昂貴學費,才合乎身價。希望子女打入貴族圈子的人家,當然亦應付出投資代價,不能要求公家額外津貼。
公家只需保障最清貧兒童亦可入學,並監督學校符合正規水準,但辦學主要應由社會團體負責,由家庭分擔經費。港府早期教育投資太少固然不對,後來變為政府包辦,卻又過猶不及。甚麼都靠政府,必然形成官僚大笨象,按章出糧便已財赤龐大,同時削弱民間自發精神。
以前官校津校太少的時代,民間湧現教會學校、社團學校、義校、天台私校、夜校,參差不齊,但普遍珍惜教育機會,積極性很強。中大前身的新亞、崇基、聯合等書院亦多名師宿儒,師生使命感特強。
現在名校陸續轉為直資貴族化,是切合實際的。至於普通家庭付不起太高學費,就入普通學校好了。而且名校很需要頂尖高材生「陪太子讀書」,給他們提供獎學金。
其實所謂貴族並非單指家境富裕,真正貴族不是暴發戶,而是望族名門,書香世代,每代都有精英才俊。此外,草根階層也會生出「天賦貴族」,具備天姿國色、天縱英才,他們不入名校,不屑於陪太子讀書,魅力與能量也無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