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學生會換屆選舉在一片反「和風」的聲音下完成,投票人數創下歷來新高。被評為「只顧福利、不談理想」的「挺董」候選內閣「和風」,各候選幹事平均只得票約一成,即三百多票信任票支持,但反對票則多達八成,即近三千票,結果所有閣員全部慘敗。 記者:陳廣慧
對今次投票率超過四成,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導師張逸峰說:「今次咁高投票率,加上結果都反映同學係憑良心投票!」而曾經批評特首董建華連大學生也不如的前綫召集人劉慧卿,則希望董建華以港大學生會選舉為鑑,並相信不得民心的領導人,在全民普選下定必失敗。
港大學生會選舉於本周二及周三,一連兩天舉行。對「和風」候選會長王耀瑩公開支持董建華連任,而其他閣員的政治立場飄忽,校內掀起一片反對之風,有同學更以「寧缺勿濫」為口號,呼籲同學投反對票。結果整個選舉共有三千六百多名學生會會員投票,投票率超過四成,創下近二十年來新高(見表)。
點票工作於昨日凌晨二時完成,「和風」各幹事所得的信任票遠低於支持票(見圖),平均每人只得一成選票支持,全部宣告慘敗。而港大學生會也於戰後第四次「缺莊」,之前學生會分別於八八年、九三年和九六年「缺莊」。按照港大學生會章程,若候選幹事未能當選,將會由學生會評議會委任同學擔任「處理幹事」,暫行代理有關會務。
身兼港大學生會評議會前主席的張逸峰認為,選舉結果反映港大同學不滿意「和風」的表現:「『和風』提出嘅政綱,包括打野戰、搞舞會,都唔係學生會應該做嘅嘢,加上佢哋避談校政、外務,候選會長又高調、公開挺董,好難得到同學支持。」
張逸峰又表示,今年的投票總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顯示港大同學並非對政治或投票冷感,也不是對學生會事務漠不關心;他希望今次選舉可為港大同學製造契機,凝聚更多同學承繼學生會工作。
此外,關注港大學生會選舉的劉慧卿則說:「學生會都有三千幾人投票,如果直選特首,我諗都唔知有幾多百萬人出嚟投票!董建華實輸梗,甚至會輸得慘過啲學生。」
她認為當董建華昨日在立法會態度傲慢、充滿敵意地闡述「歪理」,說自己受到市民批評,即代表處事正確時,另邊廂,政治立場受批評的港大學生會候選內閣卻宣布大敗,令人感到十分諷刺。
劉慧卿又認為學生會選舉反映了大眾反對不得民心者的力量:「學生只要被人辣起,就唔會冷感;香港市民都係一樣,被人辣起咗,但係冇得投票(選特首),所以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