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創業神話由被炒開始

投資學堂:創業神話由被炒開始

近日心情欠佳,因在街上遇到多個朋友,略作閒談後,方知他們已被裁員。在電視及電台中聽到本港失業率如何高,基本上較難產生共鳴,但當身旁的朋友相繼失業後,便會漸產生負面情緒,希望這些朋友可早日找到新工作。
在1998年一度弄到美國金融市場滿城風雨的對沖基金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簡稱LTCM),其創辦人JohnMeriwether(簡稱JM),也是因被解僱後,才自行成立LTCM此巨無霸對沖基金公司。因此遭解僱可能亦是迫使去尋找另一新的出路的原動力,某程度可說是幫助打破舊有困局的方法。危機,危機,危中有機,既然被裁危險已現,無理由找不到當中的機遇。

賺錢能手股神賞識
在成立LTCM前,JM是美國所羅門公司(SalomonBrothers)內,其中一個盈利最高的部門ArbitrageGroup的主管,亦即該部門由上至下的運作皆由JM一人統籌,故在1991年,Salomon要辭退JM時,當日的暫代CEO股神畢菲特,亦曾想辦法留住JM("IsthereanywaywecansaveJ.M.?"),主因當然是其賺錢能力高(Topmoneymaker)之故。
據市場估計,在高峯期時,LTCM管理的資產是天文數字,其資產約為48億美元,股票及債券約為160億美元,衍生工具則達1萬億美元!促使JM從事對沖套戥的投資,原來是一個客戶引致。
據RogerLowenstein所撰的《WhenGeniusFailed》一書所講,約於1979年,一間瀕臨破產邊緣的投資公司J.F.Eckstein&Co找Salomon幫助,由於Eckstein此公司有一項投資理應會有不俗獲利,但由於當時市況不就,未能繼續持有,遂找Salomon拯救。
當時Eckstein正持有美國國庫券期貨,同時「沽空」國庫券現貨以賺取其間的差價。此種沽現貨、買期貨的策略所根據的理論是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便以較低價買入期貨,同時以較高的價格沽出相同數量的現貨。由於理論上現貨與期貨的價格,最終會相等,投機者因而可賺取在成立該投資組合(即開倉)時的差價利潤。
以期指為例,假如恒生指數為11000點,期指為10800點,投資者便在10800點買入期指,同時以恒指在11000點沽出等值的現貨(例如恒指成分股),這樣便等於10800買入期貨,而11000沽出現貨,即有200點差價,只要在到期時(或之前),期貨與現貨價格相近,便可拆倉獲利。時間又到,下次續談。
網址:www.12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