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正在洛杉磯觀摩中北美金杯賽的米路來電,聊起哥斯達黎加隊與美國隊的冠軍爭奪戰。這自然是老米走前,我與其約好的採訪。他嘰哩咕嚕說了一大堆,比分、誰在多少分鐘進的球、怎樣打門……儼然一個球賽解說員,而不是一個評球的主教練。
2000年歐洲國家盃,前往荷蘭看球的米路被內地《足球報》聘為特約評論員。臨走前我按照主編的指示告訴他要拿出最精闢、最深刻、最獨特的專欄稿件,老米頗不耐煩地大手一揮,「沒問題!」這是他說得最地道的中文。誰知,稿子倒是一篇篇地發過來,可文章與評論大相徑庭。
眾人得出的結論是老米更像《足球報》的特派記者,而不是專欄評論員。莫非他以為遠在中國的我們根本看不到比賽?我在電話裏再次說明報社對稿件的要求,反覆強調「細節、細節」,米路連說「Yes」。
過了幾天,他頗為得意地詢問,現在的評論是否很「細節」了。我只有無奈苦笑,因為除了多添了些形容詞,文章並沒有絲毫變化。
兩年來,在這方面老米確實沒有進步,顯然他並不是一個善於講解的教練。我偶爾開玩笑地說要教教他新聞和寫作方面的知識,自負的米路眉頭一皺,「知道嗎,這就像教你的外公和外婆如何生孩子!」不過,最近他購置了一套高科技行頭,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一應俱全。莫非真要在世界杯後改行當個老記?「我這是要研究分析對手!」原來他是為了世界杯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