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在報道美國中情局局長特內時這樣說:「特內的論點證明了喬治布殊政府內對中國存在複雜的意見,以及一種以五角大樓為核心的思維派別的代表,那派別視中國為逼近的威脅。
國務卿鮑威爾對中國則是『交往』(engagement)派的領袖,他周二就喬治布殊的峯會指中美關係進展相對順暢。」
法新社這種分析應是對的,因為美國學界也普遍存在這種看法。但不管哪派佔了上風,另一派的影響力也不會消失,美國官員不諱言中國是敵也是友。
揆諸中美關係的歷史這不令人意外。因為,在冷戰時代伊始,資本和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早對兩國造成隔閡。今天,雖然經濟掛帥,惟中國仍是共產國家,美國鷹派殘存着冷戰意識,就算中國改革開放,他們始終對中國放心不下。
對中國不放心,當然就要對中國加以制衡。日本近期為擴大軍事角色而動作頻頻,包括准許首相親自調兵海外的「有事法制」出台,特內在國會聽證會上承認了這是獲得美國支持的。美國對日本重整軍力的祝福,卻忽略了包括中國的亞洲國家對軍國日本重現的憂慮。如果說中國抗衡美國,那麼美國能不自省嗎?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