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先生掌握投資市場脈搏準確度之高,實在令人歎為觀止。早前在電訊狂潮賣「橙」一役前後合賺過千億港元,到後來由於估值過高而退出德國第三代流動電話(3G)牌照,一放一收之功力幾達爐火純青境界。李先生完全將「當市場陷入瘋狂看好便是沽貨離場時」的投資真言發揮得淋漓盡致。
近日李先生又有新動作,是次是向大家示範另一投資金科玉律:「當市場屍橫遍野便是入貨時」。
相信大家一定知道環球電訊業過去估值驚人,令其可不斷藉着發新股及向銀行借貸進行收購壯大,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科網股泡沫爆破後,一眾電訊相關股份身價暴跌,加上本身營運收入不濟,早前借下的債務卻絲毫不變,令不少市值一度達百億的電訊股瀕臨破產。而與和黃(013)合組公司的環球電訊(GlobalCrossing)亦已向美國破產法院申請保護令。
這間在全球鋪設光纖電纜的公司帳面資產值達255億美元,卻無力償還其124億美元總負債,和黃充當白武士,並夥拍新加坡科技(SingaporeTechnologiesTelemedia)提出拯救環球電訊方案。
和黃以「落地還錢」方式提出注入7.5億美元,當中以現金3億美元償還給債權銀行,另外發行股票及債券令債權人最後持有環球電訊21%,平均削債超過8成,銀行可謂損失慘重。
由於全球電訊公司大都在早前擴張過度,和黃之競爭對手應該不多,令環球電訊討價還價能力有限。和黃這次收購阻力反而來自環球電訊小股東可能向法院提出訴訟,而更大的阻力應是有美國共和黨議員打算加入為這件事添上政治色彩,謂環球電訊曾跟美國國防部有合約,要求美國有關當局介入作出調查。提出這個論調的仁兄就是上次以和黃跟中國關係密切,反對和黃控制巴拿馬運河港口者。我的看法是這個政治小插曲只會減慢和黃收購行動,不能令整個計劃失敗。
至於如收購成功對和黃是否好事,我的想法是和黃僅以區區數億美元下注,買入在全球有數的鋪設光纖電纜公司,值博率我認為絕對吸引,還有一樣值得提的是即使重組協議最後無法得到通過,和黃可取得4千萬美元補償,和黃已立於不敗之地。對小投資者進一步的啟示是,即使是已屍橫遍野,強如和黃,出擊前務必做足功課,才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