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上季生產力增3.5%

美上季生產力增3.5%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上季生產力錄得年半以來最強勁增長,反映勞工生產效率持續改善,數據令人更加相信美國經濟正開始走出衰退。

美國去年第4季非農業生產力增長3.5%,為2000年第2季以來最大升幅。去年第3季生產力增長由1.5%修訂為1.1%。
美國經濟自去年3月份開始陷入衰退。該國生產力在今次經濟衰退頭3個季度期間仍能錄得增長,是1960至1970年以來所未見。

增幅強勁有利經濟
在去年全年,美國生產力增長1.8%,遠低於前年的3.3%,為1995年以來最慢增長,主要受整體經濟衰退以及「911」事件拖累。
生產力數字是計算勞工每小時產量,生產力增長意味企業能在毋須提升勞工成本的情況下擴大產量。美國公司致力削減成本,加上過去投資於電腦等設備正協助改善生產效率,是帶動該國生產力在經濟衰退期間仍能增長的主要動力。事實上,美國公司已連續3季削減勞工工時以改善生產力。

自1996至1999年中,美國經濟增長步伐達到4%或以上,主要拜生產力上升所賜,使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能在沒有通脹顧慮的情況下放手讓經濟快速擴張。
格林斯潘曾多次強調,生產力持續增長是美國在1990年代末經濟繁榮的底因。雖然格老的看法去年因美國經濟衰退而遭受質疑,但觀諸生產力在過去3季仍能增長,或會令他更加相信美國生產力有條件長期維持上升。

單位勞工成本跌1.1%
上季單位勞工成本下跌1.1%,是過去兩年以來首次下跌。去年第3季單位勞工成本上升2.6%。
在去年全年,單位勞工成本上升3.9%,是1990年以來最大增長。單位勞工成本是指每單位產品所支付的勞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