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節目」 - 李響

黃色「節目」 - 李響

第一次到香港是在三年前,大概就是春節前的樣子。那時候剛剛從北京畢業到廣州,尚不足半年,白話聽起來像是天書。過海關的時候,警官大人的問話當然是一句也聽不明白,可偏偏他的普通話與我的廣東話是一個水平,於是有關「來港有何公幹?」這樣的問題足足耽擱了七、八分鐘。
前幾日到港宣傳新著,驚訝地發現海關官員們幾乎每人一口流利普通話。實際上自99年後每次赴港都能感到他們在語言方面的一點點進步,聽說普通話已經成為他們的一門必修課。不僅是政府公務員,學校裏的小朋友也開始學習了。上周末在北京錄製春節聯歡晚會,坐在旁邊的謝霆鋒靜靜地等待上場。身後小歌迷要求合影,他頗有禮貌地推辭,張開嘴竟也是標準的普通話發音。
一位香港友人給我講發生在十多年前的故事。他和一班老友在北京公幹,食飯時想要點芥末,眾人推選其中一位公認普通話最流利的朋友與服務小姐交涉,「小姐,能否弄一點「節目」?」小姐愕然。「就是那種黃色的、黃色的「節目」?!」小姐白眼相向,氣憤地拂袖而去。高大的男經理氣沖沖跑了過來欲待質問,這位朋友突然醒悟剛才那位仁兄說錯話了,急忙解釋,最後好不容易要來了黃色的芥末。
如今,「黃色節目」的笑話大概再也不會有了。聽說那位仁兄經此事倍受打擊,努力鑽研了一陣子普通話,後來一班朋友赴內地,他還是被推選出來的繙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