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家居狹窄,安置了一兩個人、一個巨型組合櫃(這好像是指定動作)、和一副巨型影音組合之後,剩餘的空間,只夠擺放一對拖鞋,和幾隻活潑的蟑螂。
所以我說,在家養貓狗,是虐待貓狗。當然,我對貓狗的福利完全沒有興趣,我根本不喜歡貓狗,我甚至——怨我直言和政治不正確——討厭貓狗。不過,香港人常感無助,疏離感覺濃厚,養隻寵物做伴兒,也不失為無助中的自助辦法。(至於不喜歡養寵物的人,要減輕無助感覺,久不久去勁吃請一頓自助餐,也很有幫助。)
要是你一定要養寵物,我建議你養蠶蟲。蠶蟲體積小、佔地少,對主人的期望不高,兼且有用,實在是最理想的寵物。你永遠不用擔心蠶蟲賴屎賴尿。蠶蟲並沒有尿,而牠們的屎是一粒粒硬的東西,很容易拾起。我建議你把蠶蟲屎儲起來,它們是天然藥材,可以口服,有治療高血壓的神效。把狗屎放進口中吃,沒有降血壓作用。
你可能會認為,蠶蟲不像狗兒那般懂得聽從命令,你對蠶蟲說「Sit!Goodboy!」的時候,它並不會坐起來。但,那又有何相干呢?難道你需要蠶蟲懂得和你握手、翻筋斗,以及舔你的鞋頭,像個奴隸那麼沒有性格嗎?而且,你有沒有覺得狗很「扮嘢」?牠們常扮作只會聽英語,其實,他們甚麼也聽不懂。
無可否認,蠶蟲也有其不足之處。當你拖着一條狗上街蹓躂,遇見其他拖狗的好樣女人,你的狗可以趨前和她的狗企圖胡混,而你也可以同時趨前喝止、搭訕,和(希望)胡混。你拖條蠶蟲上街,就不可以有這種方便。
然而,我們養寵物,目的是認識異性嗎?當然不是。我們養寵物——和添置巨型組合櫃——是為了認識自己,認識我們是多麼的空虛、寂寞、無助、疏離,和戇居,多麼的需要一點寄託。可是,我們的家,已有巨型組合櫃寄託在內了,還有地方養貓狗嗎?養條蠶種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