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四十多年歷史的美國經典兒童節目──「芝麻街」(SesameStreet),在本周一開始的新一季節目中,以全新面貌示人。不用擔心,大家熟悉的布公仔及「芝麻街」仍在,不同的是整個節目形式,以配合時代轉變,以及主要觀眾愈來愈年幼的需要。
「大鳥」、「餅乾怪」、「豬小姐」……這些「芝麻街」布公仔多年來陪伴着不少兒童成長。現在全球十多個國家都有其各自的「芝麻街」版本。
「芝麻街」在一九六○年代末由美國人韓森(JimHenson)所創,他致力讓節目內的布公仔帶給兒童歡樂與啟發。一直以來,該節目的目標觀眾是三至五歲的小孩,特別希望為那些出身貧窮家庭、沒有機會入讀幼稚園的小孩提供教育。
這次節目大改革的原因,是主要觀眾群愈來愈年幼。負責製作「芝麻街」的「芝麻街工作坊」首席研究員特魯里奧表示,現在「芝麻街」的觀眾主要是兩歲小童,他們大部分經常看電視,並或多或少接受過學前教育。
「芝麻街工作坊」執行監製洛曼則指出:「我們希望配合他們的需要,卻不欲降低節目的程度。」因此,他便從節目形式着手。
多年來,「芝麻街」每次節目中都會有一個「街故事」,但劇情會分階段在節目中不同時候播出。由於有家長向研究員指出,這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此「街故事」今後會連續在十分鐘的時段內播畢。
三年前,由紅色布公仔Elmo主持的獨立環節「Elmo世界」大受歡迎;現在另一隻布公仔Ernie也有同樣的「優待」,每日節目中都有名為「尋找Ernie」的互動環節,觀眾在「大鳥」陪同下,於虛擬世界尋找Ernie的下落。
此外,因兩歲小童較易學習外語,新節目將加入教西班牙語的環節,遲些甚至可能加入其他語言。
總括說,改革後的「芝麻街」將會由以往鬆散的表達模式,變為連串獨立故事。特魯里奧解釋:「孩子都喜歡事情可以預測,因此我們特意把節目程序定式。」
至於周一的「芝麻街」,則首次觸及去年九一一恐怖襲擊的影響。節目中雖沒直接提及九一一事件,卻講述事件給兒童帶來的恐懼及情緒變化。
故事中,「芝麻街」一間商店發生火警,Elmo見到火光紅紅的場面感到非常驚慌。消防員為了消除他的恐懼,特別邀請他到紐約市參觀一間消防局,向他講解一些消防工具,大大增加了他的安全感。洛曼承認,要改革「芝麻街」這樣一個經典節目並非易事,但節目若不與時並進,最終只會被淘汰。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