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拔萃給張建宗一記耳光

男拔萃給張建宗一記耳光

特殊教育工作者 陳國權

教育統籌委員會在今年一月二十六日召開「教育改革進展滙報會」,教育署署長張建宗先生在會上回應筆者有關「直資計劃」提問時,辯稱直資計劃完全配合教育改革政策,並表示不該把直資學校等同為貴族學校,只是人們有所誤解。
可惜言猶在耳,拔萃男書院的張灼祥校長在二月三日直資問題家長諮詢會上,毫不諱言地道出轉制直資是反對教改的行動,響亮的給張建宗署長一記耳光。

造成標籤效應
教育改革一個重要政策是重新檢視收生機制,消除為派位布設的考試障礙,減輕派位組別對學生造成的標籤效應,從而把五個組別改為三個。報載張校長直指這項政策令拔萃收生質素下降,而直資計劃可令拔萃保有更大收生自由。
教育改革方案一早明言「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當全港中小學正想方設法回應有關措施,嘗試拔尖補底式的種種輔導服務時,在張校長的心目中,直資計劃的本質竟然是權貴特權的保障,可以不必按既定資助學校的遊戲規則運作,迴避教改而藉此增強擇優而教的優勢。
筆者暫不打算從教育專業角度駁斥擇優收生的歪理,只想問問張署長在落實教改政策方面何以面對所有默默支持和推動教改的資助學校?「學生組別五改三迫令名校轉直資」明顯是衝着教改而來的砌詞,張校長挾着拔萃百年老店式的社會文化資產(包括多年來透過幾代人才努力累積的聲譽、經驗、誠信和傳統特色),竟然圖謀在當前教改發展中藉直資計劃建立一所貴族直資拔萃學校,歪離教改本意,難道張署長不該直斥其非嗎?

應向公眾交代
張校長這一記耳光是響亮的,張署長若不是啞子食黃連,便是有心欺瞞公眾,懇請張署長對教育界同工和社會人士有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