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西片多「公路電影」,拍長途駕車旅程,其實西方和日本常拍行山片、攀山片,當然亦多水上電影,因為他們有郊野運動傳統,又注重冒險精神。
西片像《絕嶺雄風》和《終極天險》固然是正式雪山驚險片,《天擊戰線》的男主角單獨在異國深山野嶺亡命奔逃,也是行山跑山片。就連數年前美國爆冷狂收的小本錄像片《死亡習作》,拍幾個青年男女背行囊帳幕上山,訪尋巫鬼傳說,根本上就是行山露營片。現在賣座鼎盛的《魔戒》,也是長途行山片。
日本人似乎一生總要行一次富士山,他們的「山岳會」很多,拍過不少行山殉情片和謀殺片。經典的《羅生門》便是山林中的姦殺案,近年《情書》的結局是行山,《雪茫危機》更是雪山驚險片,在白雪中追逃和苦行。
中國的行山文藝也很豐富,山水畫、山水詩、山海經,傳統深厚,直至中共二萬五千里長征,主要都靠雙腳。《西遊記》其實是長途行山歷險記,只有唐僧騎馬,徒弟都要步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文如其名,要「行」,難怪他寫出行山小說《靈山》。
華人電影導演最愛拍行山是胡金銓,但後來指武俠片的人就只愛飛,不願行了。近年只有大陸片會拍行山,《那山那人那狗》就是行山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