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開徵銷售稅是下下之策 - 盧峯

蘋論:開徵銷售稅是下下之策 - 盧峯

國際貨幣基金會昨天發表有關香港的報告,表示香港在今年將可錄得百分之一左右的經濟增長。不過,國基會的報告也特別提到結構性赤字的問題,認為特區政府有必要開始研究引進新的財政措施例如消費稅等,以便在一段時間後引入,從而紓緩赤字的情況。我們當然同意結構性赤字等問題有必要面對及解決,但我們不認為有必要引入消費稅或銷售稅。

財赤兩大因素
正如我們一再強調,香港出現財政赤字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經濟低迷,以致各項經常性收入包括政府收費、稅收、賣地收入都大幅減少;其二是香港的通縮揮之不去,令政府開支高企不下而收入則持續萎縮。誰都知道通脹其實形同政府的額外稅收,因為通脹令市民的金錢收入上升,他們繳納的稅項自然較多,而跌入稅網的人也較多;可過去幾年不斷出現通縮,市民的收入不僅沒有增長,反而輾轉下降,這樣下來便令政府的收入萎縮。也就是說,政府的收入正處於歷來最惡劣的低潮;除非特區政府假設這樣的低潮包括經濟衰退及通縮將長期揮之不去,否則不應拿今年可能出現的巨額赤字作為評估未來赤字的基礎。我們認為多參考幾年的數據,觀察赤字的走向,才應該決定是否有需要採取對稅制動大手術。
事實上即使在不對稅制施大手術的情況下,特區政府仍有其他中短期措施可以改善公共財政的狀況,減少財政赤字的數目。其中最該做、最需要做的當然是嚴格控制政府開支的增長,必要時甚至把開支凍結在現時的水平,以逐步補回過去幾年增長過度的情況。此外,進一步推行資源增值及把服務外判也可以減低經常性開支,並令政府的開支更富彈性,不致陷入現時能增不能減的困局。只要在控制開支方面能多着力,財政赤字的壓力便可顯著減輕。

賭波合法有利
而在開源方面,除了可逐步調整政府服務收費,短期內不再增加各項免稅額外,更應該考慮把賭波合法化,透過利得稅或博彩稅的形式把流入非法集團、黑社會的大量金錢轉入庫房、轉為政府的一項穩定收入。要知道現時涉及非法賭波的投注額已高達數以百億元計,即使只抽取百分之十作為稅收,也可以令政府每年平添數十億元的收入。特區政府開拓這樣的稅源不是比大幅修改稅制、開設行政費用偏高的銷售稅、消費稅更有效益嗎?
(圖)特區政府應考慮賭波合法化,庫房每年將可增加數十億元稅收。